過去一年,中國網絡直播行業迅猛發展,超過半數中國網民在使用網絡直播。與此同時,國內涌現出數千家直播平臺。這一年多的時間,在直播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低俗、露點、涉黃等各種負面新聞也時被曝光,各項監管政策也陸續出臺。網絡直播從行業被引爆,到資本爭相追捧,再到行業洗牌,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速度之快讓人措手不及,一陣瘋狂過后,五個關鍵詞來形容今天的移動直播甚為恰當。
平臺倒閉
隨著直播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依靠主播獲得打賞為主要資金來源的小平臺難以盈利,加上各種監管政策的出臺,內憂外患夾擊,使得很多平臺面臨倒閉。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上千家直播平臺中,已經有數百家死亡,前不久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下就引發了行業不小的波瀾。事實上,除光圈直播外,還有愛鬧直播、貓耳直播、微播、網聚直播、趣直播等數十家直播平臺悄無聲息地死去。移動直播如此大范圍的死亡,不僅引發了外界的高度關注,也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速度。
格局初定
在戰場上有贏就有輸,勝者躋身更高的平臺,挑戰更廣的領域,敗者只能在無盡的深淵里沉睡。直播行業的戰爭也是如此,我們知道:中國直播行業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千億資本“加持”,另一邊卻是依靠持續融資茍延殘喘。經過激烈的角逐,難尋商業模式的直播平臺光圈、趣直播、微播等多家直播平臺或下線或暫停服務,預示著直播行業第一輪洗牌到了尾聲。而在中國直播產業領袖峰會暨巔峰榜的頒獎典禮,YY LIVE、映客、NOW直播、花椒等平臺共同榮膺“十大最具影響力直播平臺”,直播第一梯隊至此正式成形,行業初步格局也基本劃定。
資本退去
眾所周知,直播行業成長于秀場,直播市場從一開始大多數的參與者就處在賠本賺吆喝的發展階段。可以說過去一年移動直播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資本的涌入使得直播產業迎來爆發增長,直播行業的發展嚴重依賴于資本輸血。但是,隨著政策監管日益趨于嚴格,中小直播平臺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盈利也遙遙無期,行業格局的逐步形成,資本市場也開始慢慢冷靜下來,資本市場的目光逐漸向其他領域轉移。資本的退去對于大多數資金實力較弱的平臺無疑是雪上加霜。
秀場褪色
直播行業發展之初,在原有的秀場打賞商業模式基礎上能否帶來更多的盈利可能性,是判斷直播平臺生命力和未來前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隨著資本的涌入,大量同質化的直播平臺紛紛出現。大量同類型的直播模式不僅分散了用戶對秀場直播的消費,還透支了用戶的預期,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對秀場內容消費熱情的衰退。除此之外,秀場模式一方面涉及低俗色情被國家打壓,此前即便是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也因為秀場直播涉黃被查處;另一方面很難登上大雅之堂導致難以獲得資本的青睞。秀場打賞的褪色也間接導致了眾多以秀場直播為核心的直播平臺走向衰落。
流量緊縮
隨著移動直播的迅猛發展,直播用戶的人口紅利大規模增長也開始逐漸消退。那么,對于新加入的移動直播平臺和一些中小直播平臺來說,他們想要再次借助人口紅利獲得迅猛發展已然不太現實,移動直播大部分的流量已經被YY LIVE、映客、NOW直播、花椒直播等第一梯隊的平臺瓜分殆盡,NOW直播依托于微信、手機QQ、騰訊云、騰訊動漫、騰訊影業等多個內部平臺的支持,更是為自身帶來流量。
直播第一梯隊的初步形成,并不意味著直播戰爭的結束,相反,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更加激烈、更具技術含量的廝殺:
一、主播曬臉露身材成為過去式,直播邁向技術PK時代
隨著秀場直播的褪色,各大直播平臺開始全面比拼各自的技術實力。在直播領域深耕了五年的YY,之所以沒能帶動和引爆移動直播的發展,其核心原因是他們對于手機技術升級的忽視。而為了繼續搶占移動直播這一制高點,據說整個歡聚時代公司3000多名員工中技術員工的比重飆升到近60%。因此,歡聚時代也首創了移動直播連麥功能,并在不久后升級實現手機端、PC端跨平臺多方連麥,這終于讓其沒能在移動直播第一梯隊掉隊。
花椒直播則開始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對主播面部95個關鍵特征點精準檢測和定位,能夠實現瘦臉、大眼、臉萌等美顏功能。
而NOW直播則依托背后強大的騰訊技術研發團隊,在今年的年初試水“綠幕技術”,當用戶在直播過程中,環境背景為指定綠色時,可替換任意手機相冊的照片或視頻,這不僅讓直播場景變得更加有趣,也滿足了年輕人對于直播新鮮玩法的追求。
由此看來,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大移動直播的核心競爭力,它是打破內容同質化、提升用戶體驗最具殺傷力武器,也將成為第一梯隊殺入冠軍資格賽的關鍵因素。
二、秀場直播的褪色讓直播遍地開花,直播走向“直播+”
盡管政府監管不斷加強,行業洗牌也不斷加快,但這依然沒能阻擋移動直播的迅猛發展。從新生到野蠻生長再到狂熱火爆,盡管秀場直播在褪色,但是移動直播卻開始全面向時尚、體育、電商、才藝等眾多領域快速蔓延,并滲透到各行各業。
不論是YY直播,還是NOW直播、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他們都在全面向“直播+”發起進攻。不過,“直播+”指的是直播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而融合的方式不是把傳統內容搬進直播間,也不是把常見的直播嫁接到其他領域中,而是將直播應用和技術演進升級,無縫接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外延創造了直播未來的想象空間。
NOW直播通過“直播+IP”的方式,在《速度與激情8》的首映禮上,通過對影片兩位主創人員杰森·斯坦森和查理茲·塞隆進行專訪互動,引發眾多粉絲在平臺觀看直播。此前,他們還直播了紐約時裝周的新品發布會,在其平臺上還有古箏十級的專業表演家、在街頭秀出獨門絕技的棉花糖大叔、國家級口技達人等,通過“直播+時尚”、“直播+才藝”等方式,NOW直播成為了泛娛樂化直播的代表,并成為年輕用戶的聚集地。
花椒直播則絲毫不示弱,在“直播+旅游”、“直播+公益”、“直播+選秀”等多個領域進行積極探索,并與京東聯手探索“直播+電商”。YY LIVE也開始了積極試水“直播+”,前不久他們通過“直播+體育”的“人人解說”,讓廣大CBA球迷除了各種傳統“圍觀”之外,還能與籃球和各路名嘴一起直播,引發了不小的用戶圍觀。
不過“直播+”也需要注意一定的分寸,不是什么領域都適合來個“直播+”,甚至有可能會給直播平臺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清明節期間,有主播在花椒直播平臺上推出的“直播+代客掃墓”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不少人認為代客掃墓是對傳統文化和逝去親人的褻瀆,其根本是作秀和炒作,這對花椒直播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流量野蠻全面爭奪戰走向精細化局部戰
在直播平臺的發展初期,燒錢幾乎成為了所有直播平臺獲取流量的唯一選擇,大多數的直播平臺都采取了某某明星直播、網紅女主播等眾多營銷炒作作為推廣方式,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
對于直播平臺們來說,通過營銷炒作的方式只能短期吸引用戶,想要用戶具備長期的黏性,優質內容是平臺不可缺少的關鍵一環。而隨著移動直播第一梯隊的成形,移動直播在經歷了用戶流量全面爭奪戰之后,開始進入了內容精細化運營戰。
與此同時,隨著秀場直播的逐漸褪色,用戶在直播平臺上也產生了審美疲勞,看臉的時代正在加速退去。未來誰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直播內容,誰就可能擁有忠誠度更高的用戶,而專業垂直的細分內容將是打造平臺差異化優勢、吸引忠誠用戶的關鍵一環,一場關于內容精細化運作的局部戰爭正在悄然打響。
綜上所述,移動直播在經歷了2016年的野蠻生長之后,迎來了平臺倒閉、資本退去、秀場褪色、流量緊縮,也迎來了YY LIVE、映客直播、NOW直播、花椒直播等第一梯隊的初步格局。但是一場更為激烈的直播下半場戰爭卻在打響,技術、直播+、優質細分內容成為決定下半場勝負的三把利劍。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用戶吐槽ofo押金十天退不回 客服電話始終忙音2017-04-07
- 西寧一男主播為漲粉絲 伙同他人直播砸警車被拘2017-04-07
- 福州鼓樓區這些地方今天到明天停水2017-04-07
- 升級Windows 10創意者更新后羅技攝像頭罷工:這樣解決2017-04-07
- 凈利下滑7成,市值蒸發300億,暴風三駕馬車能走多遠?2017-04-07
- 國行重大利好!三星S8皇帝版將同步上市2017-04-07
- 中國首個自主制定VR標準發布:規范頭戴式顯示設備2017-04-07
- 摩拜單車又宕機了:為啥要說又呢?2017-04-06
- 多的嚇人!Windows 10搜集的你隱私全部在此2017-04-06
- Android O支持應用通知自定義時效:超時自動消失2017-04-06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兩市融資余額兩連跌 減少10.93億元2017-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