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國GDP增速創一年半新高至6.9%,各地也紛紛發布了自己的一季報。與過去幾年“西高東低”態勢略有不同,今年東部沿海不少城市的增速名列前茅。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通過對27個城市一季度經濟數據的統計梳理發現,一季度,重慶經濟增速仍然在主要城市中領跑。不少東部沿海城市的增速也比較靠前,尤其是在出口的拉動下,外貿明星城市大幅回暖。
省會引領作用凸顯
在27個重點城市中,重慶以10.50%的增速高居榜首。一季度,從主要行業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9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支柱產業中,汽車制造業增長8.8%,電子制造業增長31.6%,裝備制造業增長10.9%,化工醫藥行業增長10.6%。
不過,與過去幾年經濟增速普遍呈現“西高東低”的態勢不同,今年一季度,漲幅高的城市既有來自中西部的,也有很多沿海城市,可謂是漲跌互現。
這其中,作為所在行政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省會城市往往具備了該省最好的教育和醫療等公共資源,在新一輪的發展中,省會城市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多個地方均提出要突出省會引領作用。今年以來東部沿海多個省會城市的表現頗為亮眼。
其中,東南沿海的福州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00.40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位列福建省第一。近幾年福建省正在下大力氣發展閩江口經濟,通過福州新區、自貿區建設帶動閩江口乃至福建中北部的發展。所以這幾年省會福州的經濟也保持較快增長。
與福州相似的濟南也加快發力。一季度濟南完成生產總值1636.6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9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近年來首次邁入全省前列。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高于上年同期3.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為近年來最好水平。
在經濟發展進入到新常態、轉型升級新階段后,省會城市所擁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種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在電商之都杭州,一季度,杭州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614億元,增長22.2%。其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產業分別增長45.8%、45.3%和33.8%,云計算與大數據、軟件與信息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分別增長28.3%、27.8%和24.3%。
深圳領跑一線城市
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市生產總值4584.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8.6%,增速高于全年預期目標,也高于2014年—2016年同期水平,在珠三角及四個一線城市均居首位。
其中,一季度深圳新興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保持較好增長勢頭,實現增加值1853.88億元(已剔除行業間交叉重復),增長12.8%,高于上年同期的12.1%和上年全年的10.6%,占GDP比重達到40.4%,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實現了“開門紅”。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一季度深圳GDP仍比天津少了80多億,但由于深圳的經濟發展歷年來都有“前松后快”的特點,即下半年經濟占全年比重要比上半年大不少,因此全年下來,深圳仍然會比天津高出不少。
在深圳快速發展的同時,省城廣州的增速也十分喜人。一季度廣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92億元,增長8.2%,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一季度的最高增速。一季度廣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1%)和機場旅客吞吐量(12.5%)兩大樞紐型指標增速居國內十大港口和六大機場首位,出口(31%)和進口(33.2%)兩大外貿指標增速均超過30%。
正是在廣深兩大城市的帶動下,一季度珠三角表現頗為閃亮。數據顯示,珠三角9市一季度的生產總值合計約1.59萬億元,占據廣東省GDP總額的81.7%。而去年同期,這兩項數據指標分別是1.36萬億元和78.9%。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東尤其是珠三角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也較早體現出成效。比如珠江西岸的裝備制造業、家電業的智能化成效明顯,以美的為代表的家電業的智能化走在全國前列。而在東岸,東莞的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迅速,集中了華為、OPPO和vivo等手機巨頭,轉型成效十分明顯。
外貿明星城市回暖
一季度,城市經濟最大的亮點是,過去幾年由于外貿出口受阻而增速明顯放緩的外貿明星城市,今年普遍回暖。
其中,寧波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4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
作為出口大市,工業制造業的貢獻最大。一季度,寧波全市工業增加值919.2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00.7億元,增長9.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35個行業大類中,2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增加值總量排名前十位的行業,全部呈正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4.5%,汽車制造業增長23.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6.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2%。
在珠三角,“世界工廠”東莞作為外向型經濟強市的優點顯現出來,進出口總額增長強勁,以25.4%的增長速度強勢拉動經濟,東莞第二產業的增速遠超廣州、深圳、佛山。
廣東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擴大,廣東進出口的增幅也在恢復,一季度進出口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增幅同比增加19.0個百分點。進出口、出口規模均創2012年以來一季度新高(剔除2013年異常值)。
“今年的貿易形勢總體要比去年好。”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告訴記者,外貿出口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明顯回升,到今年一季度都處于上升的趨勢。從廣交會反映的情況來看,也明顯好于去年。“不過這個是不是可持續的,還有待觀察”。
肖鷂飛說,從4月開始,石油價格開始下降,這又是一個不確定的信號。綜合判斷,未來外貿出口增速再繼續往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維持在目前這樣的一個平臺。未來即便增速略有降低,也不會低很多。
在工業生產回暖,進出口大幅增長的同時,是這些外向型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創新發展。比如在東莞,一季度電子信息制造業也實現增加值259.03億元,增長19.6%,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4個百分點。新產業、新業態正在珠三角蓬勃生長,新的增長極正在不斷形成,高新技術產業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寧波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寧波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7%,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4.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2.0%,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分別高于5.0、4.5和2.3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30.9%,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
海通證券的研報認為,一季度外需整體改善,而東部沿海省份又是出口大省,故出口均明顯增長,增速普遍在10%左右。東部沿海省份同時也是服務業大省和創新大省,第三產業占比普遍超過50%,增速也都在8%以上。遠超全國平均的教育、科研投入,為東部沿海省份產業升級提供了人力與技術支持,也為其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表:一季度重點城市經濟數據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一季度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2.45%2017-05-11
- 得益于工業用電增長 福州首季用電量增速4年來最高2017-05-10
- 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1309億元 外匯局:在合理區間2017-05-08
- 一季度家電行業喜憂參半2017-05-05
- 特斯拉瘋狂研發新車:第一季度狂虧23億2017-05-04
- 一季報的失意者:中郵創業三季蟬聯“虧損王”2017-05-03
- 三桶油一季報集體出爐中石油大幅扭虧凈利57億2017-05-02
- 一季度環境質量變差違法案卻沒查 19城市被點名批評2017-04-29
- 湖南一季度“打虎拍蠅”成績單出爐 10名廳局級被處分2017-04-29
- 一季度福建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 豬價同比跌20% 2017-04-27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CPI同比暫時步入“1時代” ——4月物價數據點2017-05-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