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充分展現了中國努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及重塑全球經濟發展引擎的宏偉愿景。國家領導在論壇中提出的“絲路精神”及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提出的規劃方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廣闊的機遇。
“一帶一路”提倡旨在促進中國政府和企業,與參與國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著力發展當地基礎設施及創造商業機會。該倡議所帶來的產業推動力,使得許多參與國已經開始積極尋求與中國市場的對接方案。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企業所肩負的責任重大,不僅要以中國領先的技術、人才與模式幫助參與國當地的發展,更要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多元化的機會。因此,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企業需要有堅實的技術與運營實力,亦需要穩健的財務及投資戰略。
在這一趨勢下,以往粗曠的“金融杠桿”拉動型對外投資,已不再是中國企業的首選。5月8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大幅收窄,其中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環比下降43%。專家表示,這意味市場主體對外投資更趨于理性。與此同時,“非理性”對外投資的潛在風險,也引起了各界的警覺與重視。
近期,一個顯著的案例是兗州煤業控股子公司兗煤澳洲。該公司最近公布意圖以約2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力拓旗下的澳洲煤炭資產,但大部分用于收購的資金尚未得到落實。根據兗煤澳洲的2016財務年報顯示,其在公布收購前已債務纏身。兗煤澳洲目前的凈負債水平約為50億美元,而該公司截至2016年底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僅為1. 85億美元,其凈負債對 EBITDA 比率達到 26 倍之高。
此外,近期中國監管部門接連出臺監管政策,嚴格規范及糾正集合類資管產品和違規加杠桿的行為。在金融領域“去杠桿”之際,兗煤澳洲的母公司兗州煤業卻在過去兩年間投資了上百億元人民幣的理財產品(WMPs),其中大部分為公司債券。不少上市公司都熱衷于投資理財產品,以期獲得短期投資回報并提升現金流。目前,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也對企業投資理財產品的現狀表示擔憂,并認為主動管理由此帶來的風險是十分必要的。5月15日,銀監會公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稱將于今年完成46項立法項目,其中就包括對理財產品管理的舉措。
毫無疑問,積極管理由“非理性”投資及過度使用金融杠桿的潛在風險,才能令中國企業攜手各參與國,穩健地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發展藍圖。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商務部專家深度解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05-19
- 中印能源合作 中印已超美成全球最具吸引力可再生能源市場2017-05-19
- 中國禁韓取消了?中國一4000人旅游團正聯系赴韓旅游2017-05-19
- 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5·20前叫囂:絕不接受一中 2017-05-19
- 大品牌如何看待中國與臺灣?可口可樂公司展館中國標簽與臺灣并列2017-05-19
- 軟銀向有“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投資14億美元2017-05-19
- 澳洲世界最長貓赫斯特重14公斤 愛吃生袋鼠肉 它是怎么長這么大的2017-05-19
- 蘋果要求微信等社交網絡禁用打賞功能 否則應用或被下架2017-05-19
- 日韓這兩個中國人都曾不待見的島,現誰更慘 日韓友好靠中國嗎?2017-05-19
- 5688元起!S8能在中國拯救三星嗎?2017-05-19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五年來這件頭等大事改變了6600萬中國人的命運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