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國新辦發布會介紹《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有關情況。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近期八部委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旨在抓好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低價藥、“救命藥”、“孤兒藥”以及兒童用藥的供應問題。
曾益新介紹,《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有兩方面突出特點。
一是強調問題導向,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首先通過監測發現苗頭性問題。在目前每個省份布局不少于15個監測哨點的基礎上,聯通藥品研發注冊、生產流通、采購使用等重點環節,逐步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監測網絡體系和預警機制。綜合分析我國疾病譜變化、重點人群臨床用藥需求、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需求、藥品及其原料藥生產審批等情況,合理界定臨床必需藥品短缺標準,建立國家、省兩級短缺藥品清單管理制度。根據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響范圍等情況,及時啟動國家或省級應對機制,定期公布相關信息。在起草文件的過程中,我們同步開展了短缺藥品的監測分析工作,目前梳理出了約130種臨床易短缺藥品清單,分類明確了定點生產、協調應急生產、加強供需對接、完善短缺藥品儲備、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健全罕見病用藥政策等6項應對措施。近段時間會同工信部、國資委、食藥監總局等部門,已經一攬子解決了近50種清單內藥品的短缺問題。
二是強調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會商聯動,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主要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組成國家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突出跨領域、多部門的政策統籌、協作配合、有效聯動,我們已經擬訂了具體明確工作規則和任務分工。國家層面重點圍繞國家級短缺藥品清單內品種,組織開展短缺藥品及其原料藥生產供應保障能力評估,研究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重大政策和制度,協調解決跨省短缺問題。省級主要是建立相應會商聯動機制,綜合評估轄區內藥品短缺信息和應對建議,統籌解決局部性短缺問題,及時分析、處理、上報短缺信息,增強綜合應對能力。
責任編輯:莊婷婷
- 衛計委:采取六項措施解決藥品短缺并建長效機制2017-06-28
- 朝鮮半島局勢分析 國內學術界對朝鮮半島問題存六大分歧2017-06-28
- 中央網信辦:特別重大網絡事件發生后需24小時值班2017-06-28
- 擅賣境外藥品犯銷售假藥罪 “假藥”不假也犯罪2017-06-28
- 福州市紀委開展“帶信下訪”:帶著線索下去 解決問題回來2017-06-28
- 中國數控機床領域新增產值超700億元2017-06-27
- 中央追逃辦成立3周年:追回外逃人員3051人 追贓90.98億2017-06-27
- 小米回應近日傳小米6質量問題:不實報道,媒體惡意抹黑2017-06-26
- 福建省再增兩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2017-06-26
- 廈門湖里區全面推行路長制 所有道路進行常態化巡查2017-06-26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ofo新融資接近完成 共享單車領域“資本戰”加2017-06-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