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日前發布聘任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的公告,委員包括專職委員42人、兼職委員21人。此前,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布的《發行監管問答》指出,保薦機構應當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保薦機構管理層對保薦項目質量控制的簽字督導責任。公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IPO通過率為80.99%,同比明顯下降。業內人士指出,IPO發審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的原則。具體來看,監管部門對于擬IPO企業的盈利能力、內控制度、財務規范、信息披露等較為關注,預計未來IPO審核仍將保持從嚴態勢,市場環境將持續優化。
過會率明顯下降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證監會今年以來共審核了405家公司的首發申請,328家獲通過,16家暫緩表決,8家取消審核,53家未獲通過。IPO審核通過率為80.99%,同比下降近10個百分點。去年前三季度的通過率為90.96%,全年為91.14%。去年共有271家擬IPO企業上會,247家獲通過,18家被否。
業內人士指出,前三季度IPO審核通過率降幅較大,顯示在新股發行常態后,監管部門審核趨嚴。
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季度,僑源氣體、今創集團、地素時尚的首發雖獲核準,但暫緩發行。其中,今創集團、僑源氣體暫緩發行是因為被媒體質疑,地素時尚是因為存在事項需要核查。
證監會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76家。其中,已過會50家,未過會52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476家,中止審查企業50家。業內人士認為,“IPO堰塞湖”正在加速消化,如果保持當前的發行節奏,預計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消化完畢。
被否原因多樣
證監會6月份曾集中公布1-4月終止審查(申請撤回)和未通過發審會(被否決)IPO企業情況。其中,未通過發審會的擬IPO企業存在的問題可分為五類: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及會計基礎的規范性存疑,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異常,持續盈利能力存疑,關聯交易及關聯關系存疑,申請文件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性存疑。
前三季度發審委審核結果公告顯示,盈利能力、內控制度、財務規范、信息披露等問題是企業IPO申請被否的主要原因。其中,盈利能力最受發審委關注,多家企業由于業績下滑、持續經營能力存疑而被否。例如,8月15日,發審委要求耐普礦機就近兩年礦業生產企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橡膠耐磨制品保持高毛利率的情況進行說明。9月13日被否的湖南廣信、賽緯電子、智業軟件、世紀恒通的扣非凈利潤均不足3000萬元。
財務問題也是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對于上能電氣,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說明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連續三年為負數的原因和合理性,以及應收賬款和存貨余額大幅增長的原因,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異及其原因。對于致瑞傳媒,發審委提出的問題包括“發行人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銷售費用率遠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具體原因、合理性和可持續性,成本費用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入賬”、“是否存在關聯方、潛在關聯方或者第三方為發行人承擔成本或代墊費用的情形”等。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從近期發審情況看,監管部門對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粉飾報表以及商業賄賂行為的關注度持續提升,不斷加大發行質量審核力度。同時,監管部門對通過審核企業的反饋意見也更細化,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各有側重點,更注重多元化考察。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擬上市企業所在行業或商業模式不符合相關政策、法規要求,也難以通過發審會。例如,一些重污染行業、嚴重依賴稀缺礦產資源的行業等,IPO審核通過率較低。
持續從嚴監管
7月召開的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切實加大發行質量審核力度,保持首次公開發行的常態化,規范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充分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功能。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7月在回應“IPO或進一步放寬”的問題時表示,證監會將繼續按照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堅持問題導向,完善IPO現場檢查等工作機制,依法嚴格審核、嚴格監管,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防止企業帶病上市。同時,加大整頓資本市場秩序力度,繼續保持“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欺詐發行、違規信息披露、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環境,改善資本市場生態,切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新股發行審核動作頻頻。監管部門改革發審制度,合并主板和創業板發審委,增加專職發審委員人數,提高發審效率。同時,不斷加大IPO發審監管力度,審核時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細化,關注點越來越多。”北京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企業想通過粉飾業績蒙混過關的難度大大增加,被否案例的增多充分顯示了監管部門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決心,這有助于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
證監會此前在集中公布35家終止審查及18家未通過發審會的IPO企業情況時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發行監管,嚴格審核。在嚴防企業造假的同時,嚴密關注企業通過短期縮減人員、降低工資、減少費用、放寬信用政策促進銷售等方式粉飾業績的情況,一經發現,將綜合運用專項問核、現場檢查、采取監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嚴肅處理。證監會將繼續定期公布終止審查和未通過發審會的IPO企業名單及審核中關注的主要問題,持續提高發行監管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貫徹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提高首發企業申報質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維護經濟金融安全,為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提供源頭活水。
責任編輯:唐秀敏
- 馬尾發布八條措施 鼓勵引進高層次、實用型人才2017-10-02
- 平潭綜合實驗區8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型企業2017-09-29
- IPO過會率再創新低 凈利潤3000萬成隱形門檻2017-09-26
- 廈門全市新注冊企業 今起可自主申報登記名稱2017-09-25
- 廈門新注冊企業 今起可自主申報登記名稱2017-09-25
- 廢紙板回收價半年多翻一倍 福州一些商家四處“尋紙”2017-09-25
- 閩物聯網產業瞄準新高地 去年市場規模約800億元2017-09-25
- 福州市表彰31家“勞動關系和諧單位”2017-09-22
- 福州建立金融失信懲戒機制 企業一處失信將處處受限2017-09-21
- 馬尾“基金小鎮”集聚116家投資機構 管理規模超千億2017-09-20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短期市場下跌空間有限 極致縮量后或有強勢反2017-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