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信貸投放增量、增速創歷史新高,金融支持力度逆勢上揚。到5月底,全省貸款余額5.6萬億元,比年初新增372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多增1020億元,增量與上年同期相比提升了38%。其中,小微企業(含個人經營性)貸款余額1.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180億元;涉農貸款余額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865億元。
“三農”和小微企業是金融服務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之下,我省政銀合力,借助現代化的大數據技術,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努力讓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三農”和小微企業。
銀稅互動,精準滴灌小微企業
無須抵押,不用擔保,通過個人網銀提交申請、簽訂合同,短短3分鐘,泉州勝佳箱包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小聰就獲得了泉州銀行50萬元“好稅貸”。
這家生產箱包、文體用品的小微企業,不久前接到一筆出口訂單,正全力組織復工復產。但受疫情影響,資金回籠慢,臨時調撥資金一時不足。
“勝佳公司之前并非我行客戶,這么快放款,全靠大數據技術。”泉州銀行普惠金融部副總經理張軍說。“我們推出的純信用、全線上的銀稅互動產品——‘好稅貸’,可根據企業納稅數據和人行征信等多維度信息,運用大數據分析方式自動預核授信額度,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服務。”張軍進一步說道。
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15年,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省份,我省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啟動“銀稅互動”,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特別是2018年4月福建“銀稅互動平臺”啟動之后,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銀稅互動”全流程由“線下”轉到“線上”。此后運行效率大大提升,也讓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從中受益。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展試點至今年4月,全省22家合作銀行共推出銀稅合作信貸產品41項,累計幫助37886戶小微企業獲得銀稅合作信用貸款89654筆638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小微企業資金需求更加迫切。福建省稅務局會同福建銀保監局將“銀稅互動”受惠企業范圍由納稅信用A級和B級擴大到M級企業,納入受惠群體數量實現翻倍。
據統計,1-4月,全省共有6894戶中小微企業獲得“銀稅互動”信用貸款19499筆92億元,貸款金額同比增長51.74%。其中,小微企業占比達98%。
數據“畫像”,農戶貸款不再難
銀行“難貸款”、農民“貸款難”,一直是農村金融難以突破的瓶頸。傳統上,銀行不愿意做農戶貸款,除了因為辦貸成本高、工作量大,更重要的是不了解農戶情況,信息不對稱,對風險難以完全把控。
2017年10月,圍繞福建特色農業特點,農行福建分行大力推廣“一縣一快農貸、一特色產業一快農貸”。短短不到3年時間,“快農貸”貸款余額已達270億元,惠及近20萬農戶,不良率僅萬分之0.26,遠低于風險警戒線。
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的“快農貸”,何以能在短時間內把量做到這么大?
“關鍵在于堅持真主體、真需求、真用途。保證貸款主體是真農民,所需資金是用于種植養殖或者其他農業生產經營,發放的貸款是投入農業生產經營,確保能真正支持農村產業發展。”農行福建省分行行長黃海表示。
而“三真”的背后,是大數據的有力支撐。
“我們從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各類行業協會、農資供應商、農產品收購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第三方公司等多渠道收集農戶基本情況、經營品種、種植面積、種植年限、家庭收入、負債等信息。對信息不全面、不完整的,輔以實地調查核實,實現不同維度建檔數據的相互交叉驗證,為27萬戶農戶進行‘信用畫像’,為信貸支持提供依據。”黃海告訴記者。
同時,綜合考慮農產品近年來生產規模、投入成本和市場價格等因素,合理確定每個特色產業的行業參數、單位授信額度,科學設計授信模型。同時,實現客戶、數據管理和貸款分析等功能線上化。
以全國率先試行“快農貸”的安溪縣為例,為了加強茶葉農藥殘留等監管,當地農業部門委托供銷社建立了農資監管平臺,積累了20多萬戶茶農的生產經營數據。“我們與安溪縣供銷社合作,從農資監管平臺獲取到茶農信息,為每個茶農建立信息檔案。派出客戶經理上門調查走訪村兩委、農戶等,通過比對、核實情況,形成擬支持的農戶‘白名單’,共發放安溪茶農‘快農貸’5432戶7.2億元。”農行安溪支行負責人說。
借助大數據技術,不但能夠幫助農行實現批量獲客,還可追蹤客戶行為變化,對存在風險的農戶貸款提前發出預警信號,進一步防控操作風險。
如此,農村金融“老大難”不再難,并真正實現了低門檻、廣覆蓋、高效率。目前“快農貸”產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省所有縣域和鄉鎮,支持河田雞、蜜柚、油茶、鮑魚等82個有地理標志的特色農產品生產發展。
云端發力,讓更多大數據“說話”
“6月4日,我們在‘金服云’平臺一鍵注冊,并在線向三家銀行發起紓困貸款融資申請,很快就獲得興業銀行漳州分行900萬元的貸款,確保了企業流動資金需求。”福建銘興食品冷凍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告訴記者。
截至6月28日,我省設立的首期100億元貸款規模的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已有2474家企業納入名單。此外,發布融資需求135.73億元,已有188家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合計7.84億元。
登錄福建省金融服務云平臺,如同進入“金融超市”。入駐的29家銀行作為“賣家”,共發布了301項金融產品;中小微企業作為“買家”,既可以直接選購融資產品,也可以發布個性化需求供銀行“搶單”。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融資需求較多、較急,福建省金融服務云平臺‘云端發力’,大大加快了省里出臺的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一系列融資政策的落地。”省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2019年5月,省數字辦和省金融監管局聯合推動、興業銀行打造的福建省金融服務云平臺上線試運行。該平臺以政務數據為基礎、企業經營數據為核心、第三方數據為補充,致力打破信息孤島、突破銀企信息不對稱瓶頸。并形成金融數據資源中心,多元對接各類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
“目前,‘金服云’已對接電力、稅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市場監管、人社、公安等4000多個數據指標。企業向平臺提供數據查詢授權,向平臺上的金融機構發起融資需求意向后,金融機構可一站式查閱涉企數據指標。實現身份認證、企業畫像、輔助盡職調查和金融風控等多樣化數據應用服務,加速了普惠金融擴面提質。”平臺運營單位、興業銀行福建金融服務云平臺事業部負責人鄧波說。
截至6月22日,在“金服云”平臺注冊的企業共39434戶,發布融資需求11519筆513.29億元,已解決1831筆121.98億元。其中,疫情防控以來新增注冊36549戶,新增發布融資10861筆431.59億元,新增解決需求1620筆87.73億元。
- 福建:大數據“畫像” 破解融資難融資貴2020-06-29
- 福建首筆“總對總”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落地2020-06-11
- @福州中小微企業,這份融資指南請收好2020-05-26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這幾萬億元的“錢”,怎么來?怎么花?2020-07-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