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開幕的諾亞財富領軍者線上峰會合格投資人專場直播現場,來自國內知名基金公司投資人和大家分享了他們對當下市場的判斷和投資建議。
嘉賓
馮佳 大成基金固定收益總部投資經理
汪孟海 富國海外權益投資部海外投資副總監
杜亮 鵬華基金穩定收益投資部投資經理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潛力?
馮佳認為,目前來看,經濟修復這條主線仍然是不變的,變的話可能是經濟修復的斜率,即經濟復蘇的增長速度并沒有像四五月份那么強勁,但實際上整體的經濟修復主線仍然是延續趨勢往上的。
馮佳說:“從工業企業增加值和利潤來看,整體增速反彈超預期。同時,企業的利潤復蘇也是呈現分化格局,因此我們經濟在修復趨勢不變的同時,會呈現分化格局。”
杜亮對中國經濟的判斷與馮佳相似,他認為,當前我們應該擁抱中國的市場紅利。從六個方面來看,中國未來發展機會巨大:
首先,中國市場的人口和工程師紅利非常巨大,海外一些創新藥公司,正逐步把一些創新研發的環節交給中國公司來代工,這也是體現了中國具有工程師紅利。中國人口眾多,如果一個新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快速銷售,達到一個爆款產品的狀態,他就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利用規模效應,快速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全球競爭力,進而去擴大海外的市場份額;
其次,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齊全,互動密切,這有助于我們降低整個制造業成本,推動制造業創新;
第三,國內企業眾多,在企業級市場上,我們有規模優勢;
第四,我們正在城市化進程中,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的出現。這些新的商業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第五,我們剛好處在一個產業創新革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一些新的技術出現,比如說像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云計算、基因技術等,這些新的技術能夠幫助我們大幅的提高生產力;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企業家現在還是處在一種創業的過程之中,大家比較奮斗,現在大家還是比較適應白加黑5+2的工作狀態,但是海外很多企業家可能已經開始享受生活了,所以中國整個企業家群體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如何看待當下高熱度權益市場?
對于近期熱度很高的權益市場而言,三位嘉賓有自己不同觀點。
汪孟海表示對于未來幾年中國權益市場還是比較樂觀的。他說:“即使在疫情最嚴峻,全球流動性出現危機的時候,我們依然看好中國市場。中國經濟轉型的效果在長期會被看到,我們覺得現在是比較好的配置的一個時點。”
而對于中國香港的權益類市場,他更為看好:“從6-12個月的維度來看,我們覺得中國香港市場可能會比A股市場更有性價比。”
馮佳認為過去三個月權益市場的如火如荼,一方面由于資金面的推動,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權益市場可以反映經濟基本面,經濟回暖,權益市場是提前量的反應。
“經濟復蘇會逐步的帶動股市的低估值板塊上行。最近我們也關注到低估值板塊成交量有逐步上行的態勢,伴隨著融資融券的成交量上行,有一個逐步抬升的過程。由于外圍和地緣政治等因素,避險情緒也是在抬升中,因此風險偏好可能會逐步回落。很多資金可能會從高估值板塊切換到低估值板塊去尋找安全邊際,當然,這并不等于說高成長類的中小盤板塊類企業就沒機會。我們整體認為在震蕩市場中,權益的表現會是行業輪動,復蘇牛會帶動低估值板塊率先受益,行業輪動也會帶動整體估值往上抬升。” 馮佳說。
杜亮則表示一直以來是長期看多股票資產的,他從三個層面分析了原因,他說:“首先,從貨幣環境來看,全球現在進入新的貨幣寬松周期,會幫優秀公司提升估值;其次,從監管政策來看,這兩年股市的國家戰略地位有所提高,國家在推動科創板改革,鼓勵科技創新的企業上市融資去發展壯大,監管政策對市場是呵護和友好的;第三,從增量資金的角度來看,在流動性寬松的環境中,全球各個投資機構都在增持股票的資產,希望提高投資收益率。”
當下市場用什么投資策略?
對于當下市場投資策略,汪孟海認為,從組合框架上來講,可以構建A股和H股雙向融合的組合。 他說:“中國和中國香港市場分別有各自特點。比如A股市場食品飲料、半導體、醫療保健屬于優勢行業。在香港,互聯網是優勢產業,因為互聯網龍頭都在香港上市,另外有些細分服務業也較具優勢,金融地產也值得關注。現在的情況是有些行業的表現雖有差強人意,但無論A股還是H股都一樣,一旦經濟穩住,這些優勢板塊都會有很好向上彈性。兩個市場有各自優勢行業,如果構建組合,可以把兩個市場優勢行業打包,優中選優放在一起。我們認為現在是踐行我們投資框架和思路的合適時機。”
馮佳則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可能會逐步進入到震蕩市。“目前經濟逐漸復蘇,那么政策會重回常規貨幣政策,政策會重回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之中。經歷過去兩個季度的債券、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目前來看股債市場的相對價值比較均衡的。股債價值相對均衡的另外一種演繹方式,是有可能反映在經濟基本面的同時,讓兩個市場會處于一個窄幅震蕩的狀態之中。而在震蕩市場中,做好收益投資,應該用固收+策略。”
杜亮則表示,會采取多個策略的組合,避免過于依賴單一策略。這些采取的策略包括高分紅價值股策略、逆向選股策略、成長趨勢、投資策略、新股申購策略和定增策略等。
“我們會根據不同市場狀態,選擇不同的策略組合。在固定資產方面,我們可以投資國內債券,年化收益大概3%-4%,也可以配置美元債基金,主要投資國內龍頭公司在香港發行的美元債券,年化收益大概7-8%,也可以投資可轉債。通過這樣多層資產組合,我們就可以在固定資產收益層面獲得較為穩健的資產收益。組合超額收益主要通過權益資產來實現,我們可以投資A股和港股,港股配置可以補充A股缺少的商業模式及頭部公司(如互聯網龍頭),擁抱時代紅利和中國優勢資產,分享優秀公司的成長。”
- 風雨初歇 樂觀其變|諾亞財富2020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正式發布2020-08-11
- 合眾集團合伙人查爾斯·達拉雷:看穿短期趨勢,關注投資多樣化2020-08-11
- 波動市的秘密武器——目標回報型多策略2020-08-10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這幾萬億元的“錢”,怎么來?怎么花?2020-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