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諾亞財富發布2020年二季報。
季報發布會中,諾亞對外宣布自去年三季度“非標轉標”轉型伊始,至今已取得初步成功。數據顯示,二季度諾亞標準化產品募集量達到179.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98.5%;2020年上半年標準化產品募集量達到370.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倍多。扣除非標類固收產品后,募集量同比上升45.2%。轉型前非標類固收產品在募集量中的份額已經完全被標準化產品替代。
此外,二季度包含公募基金,諾亞的活躍客戶數達到14703人,同比上升48.7%;其中公募基金活躍客戶12343人,同比增長140.3%;同時截至2020年6月底黑卡客戶數為900,同比增長5.4%。客戶黏性并未因為轉型而減少,諾亞與客戶鏈接更加緊密。
對此,諾亞財富創始人汪靜波認為:“中國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行業,正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對于未來,諾亞充滿了信心。標準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諾亞非標轉標已經取得初步成功,已經駛入更開闊的水域,我們相信未來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轉型能順利完成,本質是諾亞沒有資金池
對諾亞來說,此次轉型并不容易,但能取得今天成績,最根本原因在于“沒有資金池。”
對于非標市場來說,宏觀經濟好的時候,市場上的流動性充足,資金也更容易周轉,沒出大問題。但資管新規后,市場監管趨嚴、流動性趨緊,在資金池的運作模式下,借新還舊一旦接不上,很可能會因為一個項目出問題,導致整個公司無法順利經營下去。
但資金池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
汪靜波曾對媒體說:“諾亞成立15年來,從未有過資金池和期限錯配,每個產品均相互隔離。”
也正因為此,諾亞僅用半年時間便迅速轉型。
轉型并不易,曾對公司帶來巨大沖擊
現在來看,諾亞已順利完成初步轉型,但在轉型伊始,諾亞的業務卻曾遭受極大沖擊。
諾亞在2019年宣布主動停止占2018年募集量超2/3的非標類固收產品線后,下半年的經營立刻遭受“立竿見影”的沖擊——公司2019年Q3募集量同比下降54.9%,環比下降46.9%,為2015年Q1以來歷史最低。
2019年Q4,由于產品轉型繼續,諾亞財富4季度募集量同比降低47.7%,財富管理業務營業利潤和投資收益同比雙雙下滑。
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財務數據,當然還有股價——諾亞股價曾一度腰斬。
種種危機卻并未改變汪靜波和公司管理團隊“轉型”的堅定決心,諾亞堅信標準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印證,過程中困難和波折不可避免,但終會迎來勝利。
為何如此堅定要轉型?事出有因
諾亞之所以如此堅決,也有一個觸發點。
諾亞在2019年曾經歷過產品風險預警,好在諾亞沒有資金池,單一問題項目并未影響其他項目運作。
諾亞在此事件中重新思考了公司業務定位和行業趨勢。
“隨著2018年的“去杠桿”和2019年的理財亂象大整頓,監管趨嚴和疫情推動,資管新規所推動的“凈值型,組合型”產品,已經快速成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主流產品,客戶的新需求產生,超過了行業的預期,我們認為,持續的投資者教育和改變客戶“認知”是凈值化財富管理的鑰匙。”汪靜波有一次對媒體分享了她的思考。
據悉,其實在諾亞內部,“非標轉標”的戰略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提出來了,但是忽然要停掉這塊業務,首先管理層就有些猶豫,然后是理財師擔心客戶也會流失,因為這是市場上最主流的產品,是一直以來客戶最大的需求。畢竟集團從2012年初到2020年8月到期產品實現正收益產品占比為94.9%,實現正收益客戶占比為95.9%。
大家都覺得原有業務模式挺不錯,所以轉型推進的過程就非常艱難!為了討論戰略轉型,據說諾亞內部會議不知道開了多少,天亮了,還在開會。從上到下,從高管到理財師,思想統一工作從早做到晚,打仗一樣。
最終,這場艱苦的戰役以勝利告終。
很多投資人和行業從業者都在關注諾亞的轉型能否成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諾亞自2020年開始,第一二季度經營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標準產品和傳統深耕板塊產品募集量均穩健增長。
顯然,諾亞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換胎成功,已經開始在新航線上前行。隨著諾亞二季報的發布,對于其他財富管理機構和整個行業而言,也是一道曙光。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諾亞半年報:根植傳統優勢領域,構建新能力2020-08-25
- 歌斐資產殷哲:理解新周期 重塑資產2020-08-22
- 喬治 · 沃爾克:無法控制市場局勢,但可以控制資產多樣化2020-08-21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這幾萬億元的“錢”,怎么來?怎么花?2020-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