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行業面臨著嚴監管,不斷促資管業務回歸本源,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轉型早已成為共識。
不久前,受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的沖擊影響,資產管理行業承受了很多壓力,監管機構為保持經濟金融平穩運行、資管業務規范轉型,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了一年。
大家都能看到,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同時,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出現一定程度下滑。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7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4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上季末增加0.03個百分點。
連金融行業中最抗風險的銀行都難以對抗沖擊、熨平周期了,凈利潤顯著下滑。
獨立財富管理行業也不能獨善其身。近幾年來,在金融嚴監管、業務轉型、抵御風險的過程中,有一些機構發展穩健,有一些則是明顯掉隊了。
最近,一些獨立財富管理公司都披露了2020年二季度或是上半年的數據,有的是獨立上市公司,比如諾亞財富(NYSE: NOAH)、鉅派投資(NYSE: JP);有的是隱藏在上市公司財報里披露了簡要的財務數據,暫無更多細節,比如經緯紡機(000666.SZ)發布的半年報中披露的新湖財富、恒天財富的經營情況。
以此為例,我們來對比一下在行業轉型、疫情沖擊下,不同獨立財富管理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和業績表現,看看不同公司的發展現狀,了解其中的變化。
1、收入和凈利潤
鉅派投資第二季度凈收入為1.08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41.7%;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收入2.05億元,同比下滑56.1%,凈虧損約3565萬元,虧損金額同比減少59%。
凈收入結構中,鉅派上半年的經常性管理費5799萬,同比下降77.7%;一次性傭金8728萬,同比下降39.9%;經常性服務費5975萬,同比增加24.8%。收入結構有明顯調整。
恒天財富上半年營業收入16.95億元,同比下降36.23%;凈利潤3.45億元,同比減少42.5%。
新湖財富上半年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下降33.06%;凈利潤1.62億元,同比減少35.1%。
諾亞財富2020年第二季度凈收入7.47億元,同比下降14.2%;上半年實現凈收入14.94億元,同比下降15.2%,凈利潤為5.63億元,同比下降0.9%。
凈收入結構中,諾亞上半年募集費3.38億元,同比下降45.2%;管理費9.24億元,同比增長8.5%;業績報酬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785%;其他收入1.21億元,同比下降56.7%。
可以看出,上半年四家獨立財富管理公司收入方面都在下滑,但諾亞財富的下滑幅度最小,凈利潤表現比較穩健,諾亞二季度凈利潤3.1億元,環比增長20.1%,更是逆勢創下新高。恒天財富、新湖財富上半年的凈利潤都出現了大幅下降,鉅派投資還在虧損中沉浮。
2、產品發行、募集額度
二季度,鉅派投資發行的理財產品總募集金額大約為19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同期下降24.3%。今年上半年,發行的理財產品合計為人民幣33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36.8%。
二季度,鉅派投資旗下私募產品、二級市場股票基金產品募集金額同比上升,固定收益產品規模繼續下滑,下降至12.12億元。
諾亞財富二季度理財產品募集量為214.4億元,同比下滑12%;今年上半年募集量合計446.4億元,去年同期為524億元。
從結構來看,和去年上半年信貸類產品占總募集量的六成相比,諾亞財富今年上半年公開市場業務募集量已經完全取代了信貸類產品,占到了總募集量的超過八成,達到了370.8億元。
固收類產品退場、非標轉標是一個大趨勢。
從上述兩家的情況來看,獨立財富管理行業必然要面臨轉型帶來的壓力和陣痛,但標準化的公開市場產品填補非標退場帶來的空白,完全可期,也是具有巨大前景的。
3、成本控制和經營效率
在疫情沖擊和轉型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各家獨立財富管理公司甚至整個行業都在強化成本控制,以期降本增效。
二季度,鉅派投資經營成本和費用為1.22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49.2%。2020年上半年,經營成本和費用為2.31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56.7%。
諾亞財富方面,二季度經營成本與費用為4.28億元,同比下降30.9%;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為9.18億元,同比下降24%。
4、活躍客戶數、城市布局
根據公布的二季度數據,客戶數方面,鉅派投資活躍客戶為701人,低于千人,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039人。
線下銷售網絡方面,鉅派投資也在持續收縮。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在34座城市設立了36個客戶中心,去年同期則是在45座城市設立有61家客戶中心。
諾亞財富二季度活躍客戶數為14703人,同比增長48.7%;各地財富中心布局方面,諾亞在78個城市有264個服務中心,去年同期則是在83個城市有306個服務中心。
如此來看,收縮或許是行業的普遍情況,在行業艱難轉型、監管加強、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收縮戰線、集中優勢、穩扎穩打,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而能夠做到站立不動,其實就是前進。一家公司在行業的基礎足夠大、足夠強,還是具有更多的規模優勢、集聚效應。
5、估值對比鮮明
從股價上來看,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不同公司的偏好和認可存在明顯差異。同為美股上市公司,鉅派股價如今只有不到2美元,總市值不到1億美元。諾亞股價30美元左右,總市值19億美元。宜信旗下的宜人金科(NYSE:YRD,原名“宜人貸”)股價在3-4美元之間,總市值不到4億美元。
宜人金科暫未公布二季度財報數據。不過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經營情況比較糟糕。宜人金科2020年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0.24億元,2019年同期為19.80億元, 同比下降48%、接近腰斬;凈利潤為人民幣1920萬元,2019年同期為3.69億元,同比降幅高達95%。
財富管理科技業務方面,宜人財富一季度收入4.16億元,同比下降20%。截至2020年3月31日,宜人金科管理資產總額超322.50億元,非網貸資產管理總額達17.13億元;宜人金科財富管理服務累計投資人數為221.9萬人,現有非P2P投資者人數為2.6萬人。
網貸行業早已經成為明日黃花,宜人金科公司名稱不再含“貸”,如今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
最后,我們還想多說幾句,近期有個別獨立財富管理機構高薪招人,理財師傭金不菲。在經濟擴張期、行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這無可厚非。而在當下這個時刻,大家都在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增厚抵御未知風險的實力,市場波動大、獲得更高的收益越來越難,這讓人不禁揣摩支付理財師的高傭金從何而來、收益是否真的能覆蓋人力成本。
實際上,獨立財富管理行業在最近幾年的市場變幻中早已兩極分化。歸根結底,其實是背后不同公司在經營管理戰略、合法合規、底層資產清晰程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有人早已看到風險和轉型趨勢,就忙著尋找新的增長點,拋棄風險越來越高、收益愈發不穩定的業務板塊。有人還淪陷在過去的固收、類固收的非標信貸類產品中難以抽身。
獨立財富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行業的監管、行業參與者的自律以及成熟的投資者,需要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者精誠合作,監管者的長期視野,投資者的認知改變,三者缺一不可。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這句話非常適合描述當前的獨立財富管理行業。趁早轉型,抓住資管產品從非標信貸類向標準化、凈值型轉變的大趨勢,抓住資本市場改革、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的機遇,緊緊圍繞客戶的需求和目標,解決客戶的痛點,真正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才能行地更穩、走地更遠。
- 諾亞財富逆勢調高盈利預期:對未來充滿信心2020-08-25
- 諾亞財富發布二季報:宣告“非標轉標”轉型取得初步成功!2020-08-25
- 諾亞半年報:根植傳統優勢領域,構建新能力2020-08-25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這幾萬億元的“錢”,怎么來?怎么花?2020-08-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