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央行宣布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已一周有余。其間,人民幣匯率僅經歷了4天“平緩過渡期”,便重拾強勢。
昨日,人民幣匯率在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持續飆升,雙雙創下逾兩年來高點。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觸及6.6400,日內漲幅逾25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觸及6.6293,日內漲幅超過300點。兩者均刷新了2018年7月以來紀錄。
作為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上調149個基點,報6.6781,升至2018年7月16日以來新高。至此,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實現5連升。
人民幣匯率的強勁表現與此前市場判斷保持一致。“風險準備金率調整基本在預期之內,人民幣匯率受到的沖擊非常有限,而且相關沖擊很可能會被市場快速消化。”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表示,參照歷史經驗,外匯風險準備金調整對于即期匯率都會產生一定沖擊。在過去3次調整中,市場沖擊持續時間逐次遞減。
昆侖健康資管首席研究員張瑋認為,在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的背景下,人民幣由升勢趨緩轉為繼續強勢,是“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風險準備金率調整后,市場將經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實現對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對沖。其邏輯在于,遠期售匯準備金降至零,企業購匯意愿加大,市場追逐外幣,拋售人民幣;第二階段,大量企業完成購匯,市場上充斥大量外幣,人民幣成為稀缺品。在“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下,人民幣自然而然又轉為升值。
在經濟強勁增長、中美利差走闊和外資看好中國資產的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并不令市場感到意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與之相呼應,國內經濟數據也顯示出中國經濟正在強勁復蘇。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中國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國家。
人民幣匯率目前行至6.64關口,后續是否還會接連突破關隘、再創新高?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不宜對人民幣匯率作趨勢性判斷。
一方面,近期匯率波動體現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人民幣匯率波幅正在擴大,這或將成為未來常態。而當前人民幣長期升值的條件尚不完備。
“未來內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影響人民幣匯率升貶值的因素將同時存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有時升值因素占上風,有時貶值因素占主導,導致市場匯率呈現非線性隨機游走的多重均衡特征。
管濤表示,短期看,需要關注經濟復蘇利好兌現、外匯政策調整、海外疫情變化、美國大選情況、金融市場變盤等,可能觸發市場情緒波動的因素。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在國際范圍內不確定因素仍存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在區間內雙向較大幅度波動的可能性較大。“中美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的差異,為未來一個時期美元進入貶值周期和人民幣進入升值周期提供了重要條件,但這種局面的真正形成還需要其他相關條件的配合,目前看后者實現的條件并不完全具備。”
另一方面,人民幣持續升值,可能會引發匯率超調,造成資產泡沫,還將對出口構成壓力。
管濤表示,在人民幣匯率已經趨于均衡合理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可能造成匯率超調。在中外利差較大的情況下,我國匯率超調問題可能更加突出,還可能會造成資產泡沫和信用膨脹等問題,以及重新積累貨幣錯配的風險。
對于企業來講,應當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常態變化,加強匯率風險的中性意識。
管濤說:“這次人民幣升值是一次生動的匯率風險教育,如果我們不去管理匯率波動的風險,出口企業辛辛苦苦賺來的利潤可能會全部虧掉。”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可轉債市場熱度不減 基金經理喊“避險”2020-10-28
- 上交所:繼續完善國際投資者服務體系2020-10-28
- 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外匯局將繼續促資本市場開放2020-10-26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花唄”“月付”后浪來襲 銀行如何接招?2020-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