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國證券市場。
到了2008年,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證監會組織、國際保險監管協會聯合發布了《金融產品和服務零售領域的客戶適當性》,對適當性有了較為完整的定義:即金融中介機構所提供的金融產品或服務與客戶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風險承受水平、財務需求、知識和經驗之間的契合程度。
與國外日趨成熟的市場相比,我國金融期貨市場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投資者結構參差不齊。通過借鑒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并結合國內市場的特點,依據“將適當的產品提供給適當的投資者”的核心思想,我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早在2010年,我國金融期貨市場就已推出了相關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2016年底,證監會出臺了面向證券期貨市場統一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將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統籌到新的高度。據此,金融期貨市場又對投資者適當性有關制度進行了修訂。
簡單來說,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可以概括為“三有一無”,即有資金、有知識、有經驗,無不良信用記錄。
具體要求為:一是有資金,即投資者申請開戶前連續5個交易日保證金賬戶可用資金余額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二是有知識,即投資者應具備金融期貨基礎知識,通過由期貨公司會員組織的相關知識在線測試,并需全程錄像;三是有經驗,即投資者的金融期貨仿真交易經歷應當包括累計10個交易日、20筆以上(含)的金融期貨仿真交易成交記錄;四是無不良信用記錄,投資者須不存在嚴重不良誠信記錄,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交易所業務規則禁止或者限制從事金融期貨交易的情形。
除“三有一無”外,對于一般單位客戶,其還必須具有參與金融期貨交易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相關制度。
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不僅明確了對投資者的具體要求,同時也規范了投資者和期貨公司之間的權力義務關系。在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制度的規定和執行下,期貨公司應建立執業規范和內部問責機制,完善客戶服務,對投資者的身份識別、經濟實力、資金合法、專業知識、交易經驗、風險偏好等情況進行謹慎的綜合評估,從而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提供與其評估結果相適應的產品與服務。在此過程中,客戶也應當如實提交所需要的開戶資料,不得提供虛假材料來滿足投資者適當性標準要求,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建立為市場平穩運行和金融期貨創新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首先,適當性制度避免了非專業投資者盲目入市,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客戶結構的基本特征為“機構相對較少、散戶占主導”。
對于金融期貨市場來說,如何篩選出具有一定專業水準并能承擔一定市場風險的投資者,顯得尤為重要,這將從根本上避免投資者因自身能力不足、無法承擔市場風險而出現的嚴重虧損;其次,適當性制度為金融期貨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后盾。目前,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歷史短、品種少,隨著未來金融期貨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適當性制度將有利于金融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交行大連分行創新自貿區“供應鏈”金融服務2017-07-25
- 樂視金融被曝逾期 用戶理財的錢也欠了2017-07-24
- 省委常委會會議傳達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2017-07-20
- 進一步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加強統籌監管2017-07-18
- 樂視與民營銀行牌照漸行漸遠 部分資質疑似不符合監管要求2017-07-18
- 網貸投資參與者漸多 需提防看似正確的投資邏輯2017-07-14
- 深交所發布市場操縱案例提醒投資者:連續上漲有蹊蹺2017-07-13
- 學醫“不受待見了” 培養質量和人才待遇亟待提高2017-07-13
- 人行西安分行開展金融政策進陜西自貿區宣講活動2017-07-13
- 保監會:保險業須加強自身風險管控2017-07-13
- 最新期貨新聞 頻道推薦
-
商品普跌 貴金屬大漲 雙焦尾盤上揚2017-07-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