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家互聯網搜索平臺發布了《2016年互聯網借款用戶畫像》,報告從用戶年齡、工作年限、收入、學歷、貸款用途等方面多維度地分析800萬網絡借款人的具體情況。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
一、從年齡上看:800萬互聯網借款用戶中,20-29歲的用戶占總人數的65%,說明90后已逐步成為網絡借貸的主力軍。
二、從學歷上看:統計數據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僅占15%,這說明,低學歷比高學歷者更需要或更喜歡借款消費。
三:從收入上看:而月收入在3000元-5000元之間水平的相對低收入人群占比也將近50%,說低收入難以滿足消費需求是主要借款原因之一。
四:從貸款用途上看:近五成用戶借錢用途為短期過橋資金。這一用途包括發薪日前的應急消費、網購消費以及其他短期消費。這說明日常消費是借款人進行網絡借貸的主要原因。
網貸互聯金融研究小組結合現時P2P網貸的發展情況對發布的數據進行了更深一層的分析,認為我們可以從數據中預測到兩個結論:
一:2017年消費金融依然是p2p網貸大熱門
2016年以來,在各大互聯網、金融類相關年會或論壇上,出現頻率頗高的議題莫過于消費金融。的確,隨著史上最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細則的落地,P2P企業要想實現轉型,向消費金融傾斜是“大勢所趨”。這份火爆的背后,當然也缺少不了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潛力被業界普遍看好,使得各方巨頭紛紛涌入。
結合《2016年互聯網借款用戶畫像》中的數據:“近五成用戶借錢用途為短期過橋資金”,表明近五成的借款人將借貸款用于應急消費、網購消費以及其他短期消費。這組數據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居民的消費升級帶來了消費結構的巨大變化,促進了消費金融快速。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給業界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預計未來幾年仍將成井噴式發展。
二:2017合規前后, p2p網貸壞賬率可能還會上升
從《2016年互聯網借款用戶畫像》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借款人中絕大一部分人的標簽是“90后”、“中低學歷”、“中低收入者”,這一部分人的社會特性是:
1、 收入低,基本無儲蓄,但是花錢習慣大手大腳。
2、 學歷低,工作經驗尚淺,職位及工資上升空間不大。
3、 總缺錢,沒有信用卡或信用卡額度低,很有成為各家小貸公司的常客,利用多頭借貸來解決還款壓力。
研究表明:這類低收入高消費的多頭借貸用戶的信貸逾期風險是普通客戶的3到4倍,貸款申請者每多申請一家機構,違約的概率就上升20%。隨著網貸平臺消費金融的開展,對于這部群體如果不實施嚴格的風控審核,極有可能大大拉升平臺的壞賬率,網貸平臺面臨的無論是信用風險還是欺詐風險,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損失。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網貸資金存管指引落地 廈門網貸平臺面臨新一輪洗牌2017-03-01
- 兩市尾盤放量拉升 滬指漲0.40%二月飄紅收官2017-02-28
- 男子借妻子名義網貸 貸款平臺要妻子“肉償”2017-02-08
- 男子為還高額網貸 當街強搶小孩2017-02-06
- 大學生利用網貸騙57名同學 涉案金額超140萬2017-01-13
- 北京掃黃牽出保利俱樂部關系網:網貸平臺 保安公司 麗海名媛2016-12-29
- 大學生網貸逾期未還親友收辱罵短信 稱再不還就寄花圈2016-12-27
- 貸款幫人買手機賺好處費 海南200多名大學生被騙2016-12-10
- 借貸寶不雅照疑泄露 大量女生被迫發裸照尺度太2016-12-02
- 10月網貸大事件:互金協會收到幾百家舉報信息2016-11-08
- 最新網絡金融 頻道推薦
-
逃離小程序:60%用戶回歸APP,70%開發者欲放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