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已然成為當下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眼中的“寵兒”,從BAT、蘇寧金融等主流互金巨頭,到大大小小的金融平臺,都在大力搶灘布局。在這股發展浪潮的帶動下,國內涌現出眾多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院、研究中心、協會。
譬如,2016年9月,清華大學宣布出資建金融科技研究院和金融科技產業研究院;2016年11月,浙江省金融科技協會在杭州正式揭牌;2016年12月,百度金融學院在北京成立,意在培養一支既懂金融、又懂技術的金融科技人才隊伍;2017年1月,江蘇省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旨在通過金融科技與產業的創新融合,推動江蘇省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等等。
作為國內五大互聯網金融集團之一,蘇寧金融積極進軍金融科技,從研究到開發、實踐和應用全方位發力,旗下大型金融研究機構——蘇寧金融研究院日漸成長為該公司研究金融科技的“主力軍”。
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彎道超車神器?
金融科技(Fintech),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多個金融領域。
央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表示,金融科技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新風口,或許將是促使互聯網金融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大“神器”。
在新的風口下,國內金融科技發展全面開花,掀起一股股融資潮。在2016年國內金融科技十大融資案例中,螞蟻金服B輪297.67億元、蘇寧金融A輪融資66.67億元就榜上有名。
不僅螞蟻金服、蘇寧金融等互聯網巨頭加碼布局金融科技,不少網貸平臺紛紛轉型做金融科技,甚至券商等金融機構也在爭先加強對企業的金融科技服務,助力金融創新。
時下,國內互聯網金融正全面走向金融科技化時代。
緊抓風口,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力金融科技
作為一家定位為以O2O融合發展為特色的金融科技公司,蘇寧金融近年來不斷聚焦生物特征識別、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智能營銷、金融云五大核心金融科技。
2015年11月,蘇寧金融成立了大型金融研究機構——蘇寧金融研究院。緊抓發展風口,該研究院集中主干力量發力金融科技研究,發表了眾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研究報告。
蘇寧金融研究院不僅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蘇寧財富資訊”推送金融科技領域的原創文章,還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研究文章,在金融行業和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力。例如,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中國外匯》發表了《供給側改革與國內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機遇》;高級研究員何廣鋒是國內最早跟蹤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專家之一,他撰寫的《區塊鏈技術本質以及對金融業的影響》和《區塊鏈漸行漸近》分別發表在《清華金融評論》與《中國外匯》等期刊上。
2016年,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蘇寧美國硅谷研究院對外發布了《2016年中美金融科技報告》。該報告由孫揚、薛洪言、何廣鋒、左俊義、石文軒五位高級研究員共同編寫,對比了中美金融科技發展情況,指出雙方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美國數據能力獨步全球,中國技術應用世界領先。“金融科技,不是噱頭,而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來,可以解決安全、風險、成本、機構間可信、服務效率、普惠金融的一系列基礎問題。”
此外,專注大數據風控等金融科技的高級研究員孫揚,負責蘇寧金融金融科技競爭力規劃,領導蘇寧金融研究院產品研究團隊,將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和算法,結合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特征識別,應用到蘇寧金融的金融交易反欺詐、貸款信用評估等系統中,致力于為平臺降低欺詐和信用風險。
另據了解,蘇寧金融研究院還設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安排專人負責相關研究與開發工作。
2017年,蘇寧金融研究院將加大投入,促進金融科技前沿技術落地產品實踐,力爭把大數據風控研究打造成一大特色,更好地為蘇寧金融的產品服務。與此同時,蘇寧金融也將深度開發、實踐和應用金融科技,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中國造出圓珠筆頭 設立首金網意義重大2017-01-13
- 廣東集中整治互金亂象 專家稱資金集中熱度下降2017-01-10
- 中國金融科技持續領先全球 “微牛”新年登陸時代廣場2017-01-04
-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成效:“破窗效應”改善2017-01-03
- 從AR紅包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6-12-30
- 互聯網金融開啟監管元年 平臺將謀求轉型2016-12-27
- 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認證 金融科技合規新標準2016-11-09
- 互金信披標準正式發布 規范網貸96項披露指標2016-11-01
- 最新網絡金融 頻道推薦
-
互聯網+醫療解鎖新模式 讓急診不再成“擠診”2017-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