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記者27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國家統計局4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3%,增速比1-2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利潤增長23.8%,增速比1-2月份回落7.7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指出,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快,煤炭、石油和鋼鐵等行業盈利放緩,同期利潤基數偏高等三大原因造成3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比1-2月份有所回落。
何平指出,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改善,消費品和裝備制造業新增利潤比重上升。3月份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仍處于較快增長水平,是向利潤增長常態的回歸。同時,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得到改善。
一是利潤增長結構有所優化。3月份,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中,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比重下降,消費品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比重上升。其中,采礦業所占比重為34.2%,比1-2月份下降0.9個百分點;原材料制造業比重為38.1%,下降9.5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比重為11.8%,提高0.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比重為21.6%,提高6個百分點。
二是利潤率同比繼續回升。3月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7%,同比提高0.49個百分點。
三是回款情況繼續好轉。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38.6天,同比減少1.1天,延續了上月起同比下降的趨勢。
四是“杠桿率”持續下降。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何平表示,3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比1-2月份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快于產品價格上漲。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7.6%,比1-2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110%,比1-2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出廠價格。初步測算,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6%,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約7513億元,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0%,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6397億元,收支相抵,利潤增加約1116億元,增量比1-2月份明顯減少,利潤增長對價格上漲的依賴性減弱。
二是分行業看,煤炭、石油和鋼鐵等相關行業盈利放緩。3月份,受價格變動、去年同期利潤基數上升等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五個行業合計新增利潤752億元,比1-2月份少增950億元,影響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落8.5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因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下降等情況,也一定程度拉低了利潤增速。
三是同期利潤基數偏高。去年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1%,增幅比去年1-2月份加快6.3個百分點。
何平指出,在企業效益總體改善的同時,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所顯現:購進價格上漲過快,對實體企業降低原材料成本壓力增大;財務費用由持續下降轉為增長,表明降息對降成本的作用可能有所減弱,需要我們進一步關注。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發布全國首個企業注銷服務標準 申請人現場辦理2023-08-03
- 今年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降幅逐月收窄2023-07-27
- 國臺辦: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2023-07-13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