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視點微博,針對歐盟有關方面近日發布的“全球超八成假貨來自中國”的報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6月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該報告的數據真實性和客觀性有待進一步研究。侵權假冒問題是全球性問題,有市場因素,也有監管因素,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和合作。
近日,歐洲刑警組織和歐盟知識產權辦公室一份長達70多頁的聯合報告稱,中國內地和香港是全球假貨的核心集散地,2015年全球86%的假貨來自這兩地。其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最為突出。報告還稱,假貨的盛行給歐洲地區帶來了稅收流失,造成失業,并妨礙了真品的流通。
業內人士指出,在全球范圍內,假貨的統計尚缺乏科學方法和權威數據,更不要說是一個地區的組織機構對另一國家和全球數據的統計了。
“如果是統計歐洲地區的中國假貨還勉強可信,若是統計中國的假貨,甚至中國假貨在全球的占比,其統計方法的可靠性和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就要打一個問號了。”中國貿促會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稱,這一做法不排除有抹黑和栽贓中國的嫌疑。通過這種方式,對中國制造的產品產生負面影響,為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提供合理依據。
事實上,中國本身也是侵權假冒的受害者。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海關近年來在進口環節查獲的侵權案件以年均10%的速率持續增長。2016年,全國海關共查扣涉嫌侵犯自主知識產權貨物757.85萬余件,同比增長13.20%。對于國外對我國侵權假冒問題的指責,商務部曾經回應稱,中方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希望能客觀、公正、善意地評價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商人和導游在泰經商務工 搶奪泰國人工作?中使館回應2023-08-01
- 美方稱將向臺灣提供3.45億美元軍事援助 國防部:堅決反對2023-08-01
- 成都大運會上演“中國式浪漫” 網友:我們都是一家人!2023-08-01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