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貨運量均較快增長,重點產品產量穩定增長,PMI指數保持在較高水平,市場信心較為穩定。一系列實物量指標不但增速較快,結構也明顯優化,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較為穩固。
一是全社會用電量較快增長,用電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3.2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用電結構持續優化,工業用電量增長7.5%,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增長5.1%,回落3.3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均較快增長。服務業用電量持續高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14.7%,提高5.4個百分點,在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5.7%。服務業中,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行業用電量持續高增長,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分別增長25.5%、18.8%、14.1%和13%。
二是貨運量平穩較快增長,貨運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上半年,全社會貨運量232億噸,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鐵路大宗物資運輸優勢進一步發揮,上半年完成貨運量20億噸,同比增長7.7%,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達到8.4%;天津河北地區沿海港口基本實現煤炭集港鐵路運輸,曹妃甸等港口疏港礦石運量大幅增長,“公轉鐵”取得成效;集裝箱海鐵聯運快速增長,上半年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44.5%。公路完成貨運量180億噸,增長7.7%。快遞完成業務量約220億件,增長27%。
三是重點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符合產業升級方向的新產品增速較快。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產品產量增速平穩,煤炭、汽油、天然氣產量分別增長3.9%、6%和4.6%。機械電子類產品穩定增長,新產品增速較快,新能源汽車增長88.1%,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產量分別增長43.5%、29.8%和39.6%,工業機器人增長23.9%,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增長13.3%,集成電路增長15%。輕工紡織類消費產品增速穩定。空調產量增長14.4%,智能電視產量增長16.7%,乳制品產量增長8.1%。
四是PMI持續處于較高水平,企業景氣程度總體較好。6月份,制造業PMI為51.5%,比上半年均值高0.2個百分點,總體保持擴張態勢。其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PMI位于較高景氣區間;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6%和53.2%,比上半年均值高0.6和0.4個百分點,市場供需持續擴張。非制造業總體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勢頭,6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比上半年均值高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穩步上升。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銀行等行業均位于高景氣區間。
五是市場信心較為穩定,各方面對未來發展預期總體樂觀。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顯示,二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8%,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為81.2%,提高13.4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的次高水平。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5月份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2.9,比2012年以來的均值高16.1點,處于1998年開展此項調查以來的歷史高位區間;其中,體現消費者對當前形勢看法的滿意指數為118.1點,反映消費者對未來形勢看法的預期指數為126.1點,分別比2012年以來的均值高16.7點和15.8點。
實物量指標是觀察經濟運行態勢的重要窗口,上半年一系列實物量指標持續向好,深刻地反映了經濟運行平穩、結構優化升級的特征。雖然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仍在持續發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仍然穩健。
責任編輯:陳旭雯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10月三大實物量指標表現良好 經濟穩定恢復2020-11-18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