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金融領域尤其如此。未來,我們仍須堅持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持續為中國金融業發展注入動力。
回眼望,是改革開放激活了中國金融業的市場活力。特別是加入WTO之后,我國金融業在市場準入、資本項目等各領域有序開放,在金融業產品演變、市場建設、業務模式、管理經驗等方面催生出一系列變化與成就。
伴隨開放,我國金融業競爭力在全球愈加突出。截至去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68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18萬億元,公募基金資產13.03萬億元,A股市值50萬億元左右……在規模上,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尤其是去年,金融業的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瑞銀集團正式成為首家控股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A股成功“入摩”“入富”等,無不彰顯中國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步入2019年,我國金融業開放不止步。1月,美國標普獲準進入中國市場開展信用評級業務;2月,央行、外匯局聯合發布新規支持上市公司外籍員工股權激勵;日前,中國證監會宣布擬合并QFII、RQFII并放寬準入條件……隨著這諸多開放措施的落地,中國金融業將在機遇與挑戰中逐浪。
擴大開放有機遇。更加國際化的市場環境、愈加多元的參與主體、更加復雜的交易機制等,是我們借鑒和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對接、學習先進做法的有效途徑,也是中國金融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充分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機會。
擴大開放也有挑戰。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對經濟管理和金融監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監管層必須根據快速變化的形勢,迅速提升治理能力,利用法律、監管以及市場的力量,有效管理金融體系。
在開放中把握機遇,向挑戰發起挑戰,中國金融業從來不缺勇氣。相信,“擴大開放”將持續成為年度金融關鍵詞之一,持續釋放改革和發展的動力,推動我國向金融強國邁進。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商人和導游在泰經商務工 搶奪泰國人工作?中使館回應2023-08-01
- 美方稱將向臺灣提供3.45億美元軍事援助 國防部:堅決反對2023-08-01
- 福州金融業半年考交出高分答卷2023-08-01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