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設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可以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提升,促進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而且給航運、港口產業鏈的發展帶來非常大的機會。一個港口的每萬噸的吞吐量可以帶來至少120萬個崗位的就業。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一帶一路:為全球化修路”分論壇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董事長許立榮以秘魯為例,介紹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對周邊區域的促進作用。
“現在全球最大的貨物港口的吞吐量基本都集中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有14個在中國。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吞吐量的港口有10個在中國,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起到非常大的貢獻。在發展一帶一路的同時,應該讓更多的沿線國家來分享中國成功的案例。”許立榮說。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了18個港口和碼頭。其中,在秘魯將投資13億美元打造6~8個大型深水集裝箱和多功能碼頭。
“今年1月份在達沃斯簽署協議的時候,秘魯副總統非常深切地說了他的感受,他說這個項目對秘魯未來的經濟發展是不可低估的,特別是給秘魯的中北部地區帶來了無限的商機。這個項目未來也會給港口周邊的鐵路、公路以及其他的基礎設施帶來快速成長起到的非常大的催生作用。”許立榮說。
盡管如此,“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缺口依然很大。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表示,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將達到94萬億美元,但是1/5無法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持。
他分析,部分國家的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不平衡,部分國家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財政出資能力和融資能力有限,基建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后。另一方面,市場化運作的難度大,基礎設施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短期投資回報低和投資期限長的特點,吸引資本介入的難度比較大。
此外,項目建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基礎設施建設中普遍涉及征地拆遷、生態環保、社區關系等一系列問題,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風險。
如何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融資?
鄭之杰認為,一方面要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共建平臺,發揮政府的財政資金、國際資本、國有和私人資本等各類資本的優勢,形成推動“一帶一路”發展的合力;
另外一方面,要制定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布局相互匹配的科學規劃,結合合作國發展的意愿,積極開展多雙邊的合作規劃,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系統的發展規劃,確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產業的布局,區域的發展相匹配,形成良好的循環。
此外,鄭之杰特別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項目投融資模式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大,涉及的行業比較多。涉及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的特點,而且不同國別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人文環節各不相同,想通過通用的模式來解決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問題是不現實的。“因此要深入分析具體項目的實施環境、功能性質和現金流的特定,有針對性地設計融資模式和產品組合。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創新形成不同的融資模式,做到一國一策,一事一策。”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鼓勵私人部門的資本共同參與,鼓勵參與一些創新的融資手段,比如PPP。在完善項目的風險管理上,建立和完善債務管理風險,增強債務國管理債務的能力。
責編:楊志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 yicai.com。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成都大運會上演“中國式浪漫” 網友:我們都是一家人!2023-08-01
- 點燃創業熱情 百余創業項目報名2023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2023-07-26
- 福建2024年將繼續支持百個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2023-07-17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