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近年來,人民銀行三明市中心支行以金融信用示范村、鄉鎮創建工作為抓手,創新“信用示范+替代數據+多元增信”征信服務組合,持續為沙縣小吃產業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截至4月末,沙縣小吃產業貸款余額28.06億元,同比增長22.16%,惠及2.03萬戶小吃業主,同比多增約4300戶。
“信用示范”開辟信用融資綠色新通道
創建金融信用示范村、鄉鎮有利于降低農民融資成本,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實事工程。人民銀行三明市中心支行積極會同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按照全省統一標準、程序,先后評定省級金融信用村453個、鄉鎮3個。沙縣農商銀行選派55名金融助理每周“5個半天”駐村,為全區所有行政村(社區)的46181名居民及1184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建檔、評級。截至4月末,沙縣區共148個行政村實現“整村評級、授信”、占全區行政村總數86.55%。
此外,三明市中心支行大力引導金融機構在授信額度、利率優惠等方面對信用戶、信用村給予傾斜。如,沙縣農商銀行將信用戶細分為普通、銀牌、金牌信用戶,分別給予10萬、20萬、30萬的授信額度及6.5%、6.25%、6%的利率優惠;郵儲銀行沙縣支行核實“福建省金融信用村”農戶身份、完善信息后,直接認定其為郵儲信用戶,獲評認定的農戶可通過郵儲銀行手機銀行“我是信用戶”界面自主申請授信、用信,額度最高可達20萬。
“替代數據”解鎖“兩頭在外”信息新密碼
提起沙縣小吃,福建三明人的“驕傲感”油然而生:“我們的小吃在國內有8萬多家門店,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還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呢!”
隨著沙縣小吃走向全球,小吃業主“人員在外地、經營在外地”的“兩頭在外”現狀,也成為小吃業主融資的阻礙。為緩解這一融資難題,人民銀行三明市中心支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以傳統信貸信息以外的“替代數據”為突破口,多渠道共建共享信用信息,評估小吃業主的信用狀況,為小吃業主精準建檔、畫像。以沙縣農商銀行為例,該行運用三類“替代數據”更加全面地掌握小吃業主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狀況。一是與沙縣小吃集團共建“沙縣小吃采供銷數智化系統”,實現小吃產業全流程數字化線上管理,方便金融機構實時獲取全小吃產業鏈信息;二是創設“遠程服務中心”,通過“線上收集名單+線上申請貸款”方式,將小吃業主的線上經營數據納入信用測算模型;三是借助“二維碼”移動收單業務、沙縣小吃收銀結算和供應配送系統,實時歸集銷售數據與資金,準確掌握業主資金流水數據,持續預測業主盈利能力。截至4月末,該行對小吃業主的貸款投放同比增長7.55%。
“多元增信”合力降低小吃業主融資門檻
“我們小吃是小本生意,以前沒有抵押物,很難達到銀行貸款門檻?,F在人行、政府、銀行都幫我們想了很多增信辦法,貸款變得容易多了!”沙縣小吃業主陳桂花對此深有感慨。
為幫助小吃業主突破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資瓶頸,人民銀行三明市中心支行推動市財政出資2400萬元成立沙縣小吃產業發展基金,其中安排600萬元作為沙縣小吃產業融資擔?;?,其放大倍數不低于5倍,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為金融機構擴大小吃業主信貸投放提供有力資金支持;指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央行資金支持小吃業主及上下游企業,截至4月末,人民銀行沙縣支行運用再貸款資金支持沙縣小吃業主753戶、金額1.51億元。轄內金融機構也積極為沙縣小吃業主創新融資服務,如建設銀行三明分行積極開展“善擔貸”業務,由“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批量擔保增信,其中擔保分擔比例為國家融資擔?;?0%,省級再擔保機構20%,地方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30%,剩余20%由建設銀行三明分行自行承擔。截至4月末,已申請沙縣小吃客戶群授信額度2億元,優先為小吃原料種植、養殖、食品加工、運輸、餐飲等五類重點客戶解決融資難題。
- 人民銀行福州中支:以學促干 推動涉詐資金鏈治理 取得新成效2023-08-03
- 福建龍巖數字金融助力革命老區跑出發展“加速度”2023-06-15
- 金融特派員為鄉村振興插上“金”翅膀2023-06-15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