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積極踐行綠色金融發展理念,依托福建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海峽環交)打造全省統一集中的碳市場,在產品交易、碳匯開發、碳金融衍生品等方面先試先行,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綠色經濟發展新路。
穩步推動碳市場交易 碳市場交易規模不斷壯大
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雙輪驅動,建立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穩步擴大交易規模。至6月末,海峽環交已累計實現碳排放權交易4794.69萬噸,成交金額12.55億元;其中:福建配額(FJEA)成交2901.14萬噸,成交金額6.42億元;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成交1485.72萬噸,成交金額5.49億元;福建林業碳匯(FFCER)成交407.84萬噸,成交金額6340.19萬元。
持續創新碳匯等產品開發 產品消納渠道不斷拓展
在碳匯項目開發方面,海峽環交推動落地全國首個農田碳匯項目、全國首個雙殼貝類碳匯項目、全省首個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VCS)農業堆肥類減排項目,積極推動首個省級海洋碳匯方法學《福建省紅樹林修復碳匯項目方法學》通過專家技術評審。已開展涵蓋國際、國家、省級多層次林業碳匯交易品種交易,構建了產品多樣、層次豐富、市場活躍的林業碳匯交易市場,我省林業碳匯成交量、成交金額雙居全國第一。在碳匯消納渠道方面,協助完成數字中國峰會、618項目成果交易會、世界遺產大會、武夷資管峰會、漁業博覽會等大型活動的碳中和活動,鑒證北京冬奧會首個“碳中和航班”,探索生態司法案件建立自愿減排交易與生態保護賠償機制,完成19宗生態司法案件自愿減排量核銷。
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引導服務經濟綠色轉型
在做好福建碳市場運營的基礎上,海峽環交發揮對接金融市場優勢,深入開展綠色金融創新研究,探索推出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的抵質押融資以及碳資產管理、碳排放配額約定購回等綠色金融創新服務,助力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加快綠色轉型。已創新開發“林業碳匯質押+遠期碳匯回購”的碳匯組合融資模式,為順昌縣國有林場獲得2000萬元綜合融資;成功發行我省首單掛鉤碳排放配額的收益憑證“興業證券海峽碳中和壹號”;為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量身設計了全省首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國際核證碳減排標準(VCS)項目,助力企業成功實現減排與增收雙贏。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動推進會2023-07-27
- “全福游 防非行”同步啟動 打造福建省防非宣傳新品牌2023-06-15
- 快訊!福建省機構改革首批三家省級機構今天掛牌2018-10-24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省金融監管局召開半年工作調度會暨“三爭”行2023-08-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