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公司分層管理實施8個月后,“完善市場分層”被監管部門視作今年“新三板改革重點”,首度予以明確。
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三板改革是今年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通過分層管理,把發行、交易、投資者準入和監管等多方面的改革貫穿起來。”
對此,多位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應該是圍繞現有市場分層提供制度供給,推出配套政策紅利。“在創新層差異化制度安排的好處和風險都沒得到測試的情況下,貿然推出所謂‘精選層’不大現實,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
有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預計,待年報披露完畢后,今年5月底的分層調整將是關鍵的時間節點。
提升掛牌企業質量
據股轉系統最新統計,截至2月27日,新三板掛牌公司達10733家,做市方式轉讓的企業1635家,占比15%。而協議轉讓的企業共9098家。
“當前做市標的供不應求。”一家北方上市券商新三板業務總部人士表示,從今年新三板市場看,掛牌企業數量將急劇減少,推薦掛牌業務縮水,部分推薦掛牌項目組成員已轉至做市業務部和融資創新部。
趙爭平近日表示,“要使新三板在量的積累基礎上,質也實現一個大的提升。”上述人士認為,今年監管部門將以提升掛牌企業質量為主,做市商的投資邏輯已發生變化,以“潛在精選層”為攬票標準。
“我們也面臨很大的壓力,前臺項目組100多個人,掛牌企業比以前少,目前重點布局是投資和融資。”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多數企業不愿意選擇做市轉讓方式進行交易,“想做市的企業越來越少,還有很多做市轉協議的。今年第一、二季度,出于自身發展考慮,做市股票會繼續減少。”
“投資邏輯基本上挺一致,投精選層,排序,各個指標排序,前400家掛牌企業,再綜合考量,和創業板標準做對比。”另一家今年重點布局做市業務的南方券商做市部門負責人透露。
對此,申港證券新三板業務部董事總經理江洪波表示,目前券商做市業務的盈利模式還是只能依賴投資收益,因為交易量不支持價差收入,也沒有針對做市商的稅費補貼和獎勵。目前做市商跟其他投資者的盈利模式沒有本質區別。
5月底是關鍵節點
針對“完善市場分層”的官方首次明確表態,市場出現了兩種預測:一是新三板再分層制度年內落實、創新層之上的精選層獲得監管重點扶持;二是基于現有分層制度進行配套制度供給,落實既有的創新層政策及推出“投資者門檻降低、公募入市”等政策紅利。
“2016年的分層并沒有做完,只做了第一步,通過準入的標準把企業分開,那只有今年的年報做完之后,分層的調整才可以體現出來。”華南地區一家大型上市券商場外市場部總經理向記者表示,每年5月最后一個交易周的首個轉讓日調整掛牌公司所屬層級,將成為關鍵時間節點。
該人士還表示,去年5月27日發布的《分層管理辦法(試行)》第八條并未落實:“新掛牌公司可以直接申請上創新層,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一項還沒有被實施。目前沒有一家公司是一掛牌就上創新層的。”
董秘資格與創新層掛鉤制度也尚未落實。據記者了解,股轉系統可能在4月6日舉辦全國性的掛牌企業董秘考試。參加董秘資格考試的學員憑董事會的推薦函報名,通過考試的董秘將獲得股轉系統發放的董秘資格證書;已經取得上交所和深交所發放的董秘資格證書,將不被股轉系統承認。進入創新層的企業,董秘必須取得董秘資格,否則將無法繼續擔任董秘。
江洪波也認為,在分層滿一年之后,再不推出相應的差異化制度安排,“那分層就可能失去意義了,特別是無法應對其他市場對掛牌企業的爭奪。”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我國科技企業“走出去”亮點頻現2017-03-02
- 報告顯示:中國涌現131家“獨角獸”企業2017-03-02
- IPO核查風暴再度來襲 貧困縣項目成關注重點2017-03-02
- 關鍵性工業領域成網絡威脅重災區2017-03-02
- 泉州制造業企業節后用工觀察:弱平衡下的新氣象2017-03-02
- 福州全市檢察機關護航非公經濟發展2017-03-02
- 50家企業將入駐濱海新城留學生創業園2017-03-02
- 統計局解讀:制造業PMI已連續5個月保持51.0%以上2017-03-01
- 統計局解讀:制造業繼續穩中向好 建筑業處高位景氣區間2017-03-01
- 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1.6 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2017-03-01
- 最新證券新聞 頻道推薦
-
滬指尾盤跳水失守10日線 熱門股集體殺跌誘發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