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因為維權成本極高,處于信息弱勢,處于資金弱勢的中小投資者一直缺少維權意識,日前兩位中小投資者起訴萬科,要求撤銷其第十七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項下的十二項董事會決議,如果不考慮原被告的利益訴求,其行為是值得肯定的,為投資者維權邁出了重要可喜的一步。
這一案件本身并不復雜,兩位投資者不認可萬科的董事會決議內容,萬科公司應訴便是,至于能不能撤銷,一切按照法律來辦事,讓法院做出公正的裁決,但是好事多磨,萬科公司卻出奇兵,要求兩位投資者提供12億元資金擔保,這有點強人所難,有錢任性的味道。有點勝之不武,正如本案代理律師之一認為那樣:“被告這般通過設置巨額訴訟擔保金,就可以剝奪或阻止中小投資者的發言權嗎?有錢就可以任性嗎?” 據金融界,萬科在《申請書》稱,被申請人即原告要求撤銷《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的十二項董事會決議,“涉及資產交易總額456億元人民幣,對申請人及廣大股東理由影響極其重大。現由于被申請人提起的本案訴訟,導致本次交易輕則停滯不前,重則徹底無法實施,將給申請人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而被申請人所持萬科股份僅有10000/11100股,本次交易失敗對其影響微乎其微,被申請人以極低的持股比例動搖金額極高的交易,申請人有理由相信被申請人有濫用訴權、惡意阻止公司重大經營決策,謀求不當利益的嫌疑,為平衡訴訟給雙方造成的嚴重不對等的成本和風險,維護申請人及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申請人特依據《公司法》第22條第三款,請求貴院裁定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擔保。依據《公司法》相關規定,請求貴院裁定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擔保,擔保金額暫根據最低損失額計算為6億元,后續隨著訴訟程序的進展申請人還將保留要求擔保人追加擔保金額的權利。若被申請人拒絕繳納,懇請法院依法駁回其起訴。
非常明顯,兩位中小投資者根本無法承擔12億元的相應擔保,要么放棄自己作為股東的權利而自行撤訴,要么在律師幫助下,要求法院裁定駁回萬科訴訟擔保金的申請。
筆者認為萬科贏取官司的關鍵在于并購資產的方案是不是真實的為萬科未來發展出發,為萬科未來發展考慮,是不是真正的為投資者利益著想,而不是處于某種目的,如果萬科并購方案確實能為公司遠景發展帶來良好的期待,為公司帶來良好的收益,就是法院受理了案件,也會對訴訟請求進行必要的甄別,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也會做出公正的裁決,讓這一并購方案順利實施,兩位投資者如果濫用自己訴訟權利,無端提起訴訟,損害公司利益,其主張是不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只能是落一個失敗的下場,花錢買罪受,萬科也就根本沒有必要設置這一障礙,因此萬科更應該抱著有容乃大的策略,傾聽投資者的呼聲,而不是打壓投資者的訴求,人為設置6億元保證金這一重大訴訟障礙,讓兩位投資者的訴訟中斷,讓市場質疑有錢任性,如果不是為萬科未來發展著想,為投資者利益考量,即使人為設置天量保證金,讓兩位投資者知難而退,放棄訴訟請求也是無濟于事的,何況這一請求也遭遇市場輿論譴責,法院未必支持,對公司的形象產生不利影響,再者即使兩位投資者無奈放棄訴訟,并購方案還遭遇原第一大股東華潤的反對,遭遇現在大股東寶能的反對,通過公司股東大會也是存有變數。
因此作為萬科不是設立訴訟障礙,讓維權投資者被迫放棄自己訴訟權利,而是應該反思這一并購案遭遇反對的原因,不能僅僅在管理層層面自圓其說,認為能為公司帶來數百億元收益,如果真的是公司美事一件,華潤緣何要反對,寶能緣何要反對。因此更應該反思并購方案的不足,在訴訟過程中聆聽投資者的真實訴求,讓并購方案更趨完善,更加符合市場各方利益,再平衡各方訴求,萬科高層曾經說的并購方案并不是不可以修改,在紛爭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讓這一方案能夠順利通過。
家和萬事興,一直是筆者針對萬科股權之爭的觀點,作為管理層應該同股東之間保持良好溝通,而不是互相拆臺,股東要保持管理層穩定,管理層要兼顧新老股東利益,萬科發展需要穩定管理層不假,但是也需要各股東的大力支持,以前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如此,如果股東之間,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相互扯皮相互制約,那么萬科發展就很難順風順水,萬科走到今天,與華潤巨大支持和對管理層極度信任功不可沒。 中小投資者是市場的弱勢群體,維權之路充滿艱辛,如果上市公司動不動就祭出自己財大氣粗的大棋,把投資者維權之路徹徹底底堵死,沒有任何機會參與公司決策和治理,筆者認為未必是中國資本(港股00170)市場健康發展的福音,未必是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福音,也是對股權文化的一種褻瀆,更是對三公原則的背離。這種風氣不可長。
針對萬科并購深圳地鐵這一事件,在市場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揚,對萬科經營產生某些不利影響,筆者衷心希望萬科管理層與各大股東之間進行良好溝通,讓并購方案能夠讓各方都能接受,實現多贏。
責任編輯:上官婧
- 媒體:寶能系離萬科股票解禁期還遠 不需要接盤俠2016-12-19
- 萬科二股東易主?許家印“朋友圈”持股或超華潤2016-12-08
- 格力成翻版萬科?董明珠直言誰接手都干不好2016-12-02
- 恒大耗資140億元再度增持萬科 持股比例超14%2016-11-30
- 新華社:362億“屯兵”萬科 恒大僅是財務投資還可信?2016-11-30
- 買萬科精裝房還未入住就滲水 維修要“排隊”2016-11-17
- 深鐵要“娶”萬科或需多掏200億2016-11-16
- 明天控股內部人士:從未介入萬科爭奪戰2016-11-14
- 新樓盤延遲交房近半年 開發商:因周邊危房影響2016-11-05
- 金輝世茂正祥莆田萬科等品牌房企物業電梯合格率不足七成2016-09-27
- 最新金融家訪談 頻道推薦
-
央行庾力:“規則+監管+自律”是互金健康發展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