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監管層陸續出臺了兩個關于P2P網貸的監管政策,分別是《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兩個監管政策均要求平臺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獲得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引發業內熱議。
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于:監管要求的許可證究竟是什么?以及對網貸行業來說為什么那么重要?
“監管政策中要求平臺辦理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就是我們常說的ICP經營許可證,也叫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屬于增值電信業務的一類。”盈燦咨詢研究員王海梅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出臺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就規定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根據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將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甚至是責令關閉網站。
由此可見,P2P網貸平臺作為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網站,辦理ICP許可證也成為其未來合法開展業務的第一步。“網貸平臺作為投融雙方的撮合交易平臺,為投融資雙方提供信息服務并從中收取服務費,是典型的經營性信息服務平臺,因此ICP經營許可證是網貸平臺必不可少的。”愛錢幫CEO王吉濤表示,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關于互聯網信息服務辦理許可與備案的通知》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必須辦理ICP證,否則就屬于非法經營。
據盈燦咨詢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正常運營P2P平臺數量為2235家,其中約有222家平臺擁有有效的ICP經營性許可證,約占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10%。也就是說,目前大部分平臺處于“無證經營”狀態。
從獲得ICP經營性許可證的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地區共有79家平臺擁有有效的ICP許可證,位居榜首;其次是浙江地區,有54家;廣東地區以24家位列第三;江蘇地區和河北地區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別有14家和9家,其余14個省市各有1家至7家平臺獲得ICP許可證,其中上海市僅有2家平臺獲ICP許可證。
“目前沒有ICP許可證的平臺多半是沒有申請或者是之前提交的申請仍在審批過程中。可以確定的是,在網貸新規出臺以后,申請辦理ICP許可證的門檻將提高,各地區的審批辦理方式不盡相同,但多數都要求提交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的批文。”紫馬財行CEO唐學慶表示。
王海梅表示,ICP經營性許可證雖然有效期是5年,但是實行年檢制度,如果年檢不合格,證件也將隨之失效。《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在報告年的次年第一季度向原發證機關報送年檢材料。未按規定參加年檢或者年檢事項不符合規定的,電信管理機構應當責令改正,并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按時改正的,為經整改年檢合格;拒不改正的,為年檢不合格。據北京通信行業協會表示,如果年檢不合格,ICP許可證將失效,需要一年后才能重新辦理。
“所以平臺獲得ICP許可證后應及時年檢,投資人在查詢平臺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的時候,不僅要看其業務種類是否符合監管要求,還需注意ICP許可證是否仍然有效。”王海梅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