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6年9月底,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數量為2202家,較上月減少了33家,環比降幅為1.48%;同比減少了215家(去年同期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417家)。
而隨著《暫行辦法》的推出,9月停業轉型的平臺數量明顯多于問題平臺數量(多了18家)。數據顯示,2016年9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共有98家。其中,問題平臺40家(跑路32家、提現困難8家),占比為40.82%;停業轉型平臺58家(停業57家、轉型1家),占比為59.18%。
至于業界擔心《暫行辦法》的借款上額限制,會加速行業成交量萎縮的問題。行業數據則顯示,9月份網貸交易額未見萎縮跡象,反而增速平穩。至此,網貸行業的監管效果逐漸顯現,網貸行業愈加規范化的環境加促業內的良性競爭,P2P網貸平臺優勝劣汰模式正式開啟。
“監管趨嚴下更加規范的行業環境將有利于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使競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從而降低利率,更好地控制風險。在我看來,整個網貸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需要從業者共同用心培育和開發。網貸市場是不缺資金的,相比燒錢獲客、惡意競爭,當前各家網貸平臺更應該做的是合規運營,共同打造行業正面形象,贏得市場的認可,并不斷把市場做大。”微E貸運營總監如是說到。
同時,他還表示,在一年的過渡期內,“合規自查”是《暫行辦法》出臺后網貸平臺的首要應對措施。行業處于“清洗”時期最忌諱聽風就是雨,冷靜下來合規自查,合理整改才是“求剩”之道。
“目前平臺關注較多的是在電信許可證和借款人限額問題上。前者由于近段時間輿論集中和各方解讀偏差,令不少平臺著實‘撞’了不少板子,辦什么證,怎么辦,都讓平臺很是困擾,站在平臺的角度,除了需要自己去深入參透《辦法》的含義,還是希望能有權威的政府部門出來明確答疑,讓平臺少走一些彎路;而對于限額的問題,我覺得,P2P本來就是希望能為更多有融資需求的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有效的融資渠道,這部分群體的小額融資需求占比應該比較大,平臺也應該將目光放開,服務更多有資金需求的優質小額借款人,其實也是有利于平臺的長久發展。”
該運營總監表示,監管辦法出來后,平臺清盤、停業,甚至有些跑路平臺紛紛將原因歸結在監管上,這是不理智也略缺乏責任感的想法,“P2P網貸雖然詬病很多,但是它出現的初衷是好的,前景也是讓人肯定的,有平臺無法調整至合規而關停也可以理解,但是網貸平臺走不遠不能全賴在‘監管’上,因為它是要將你‘管好’,而不是為了把你‘管死’。”
事實上,P2P網貸行業在監管高壓下,可以達到“限制增量、優化存量、提升質量”的目的。嚴格監管下,偽網貸平臺、弱網貸平臺都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特別是在實體經濟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優質資產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行業里的平臺數量一步縮減已成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平臺日后在競爭時要把重點放在自身產品定位、風控水平和獲客渠道整合等方面,而那些搞“盤外招”、“混業變通”、“自融假融”、“變相搞資金池”的平臺將無立錐之地,網貸行業將在規范監管中競爭、凈化。
“伴隨行業監管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剩者為王’或是致力于網貸行業發展的業內人士的一種執著的信念。我們認為,P2P網貸行業‘剩者為王’,剩的是勇氣、責任、擔當,剩的是行業的良心。”微E貸運營總監最后補充說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