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陳溯)針對中國互聯網(愛基,凈值,資訊)金融行業頻頻出現的詐騙、跑路等亂象,中國官方于近期實施了十分嚴格的管控,記者觀察到,正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開始謀求“集團化”“綜合化”的轉型。
曾經專注于小微企業網貸、P2P的“開鑫貸”25日正式更名為“開鑫金服”,標志著其開始向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集團的轉型。無獨有偶,在中國眾多小而散的網貸公司頻頻曝出問題而受到政府重拳監管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加入到“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提供者”的行列。
除了誕生于電商平臺、人們已耳熟能詳的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等,一些具備一定規模的創業企業也開始改變構架,走上集團化之路。比如,和創金服集團于今年8月完成集團化運作,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美利金融7月末宣布將“美利金融”升級為集團品牌......
為什么互聯網金融公司流行起集團化運作?據業內人士分析,金融是信用經濟,在網貸行業整體口碑較差的環境下,通過集團化運作,可以給外界一種業務板塊豐富、整體實力強的印象,從而增強外界對于企業的信任感。另外,對于一些發展較好、已經準備上市的企業,集團化可以幫助其提升估值。 //
隨著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快速蔓延,除了誕生于互聯網平臺的金融企業正在集團化運作,包括銀行、第三方征信服務公司在內的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對外打出“提供互聯網綜合金融服務”的口號,服務渠道從線下至線上,服務對象從個人到小微企業再到大中型企業,投資和理財產品豐富多樣,使人頗有“眼花繚亂”之感。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金融企業不能盲目跟風,在提供綜合服務、實行集團化運作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需要和優勢進行金融服務的定位。他舉例說,開鑫金服從屬于國家開發銀行,可以借助國開行在全國的布局有效拓展全國業務,另外開鑫貸積累了大量的企業主資源,也可以結合這一優勢發展專門針對中高端消費者的P2P消費金融。
針對中國的民間借貸亂象,中國政府在近期出臺了專項整治方案。根據方案,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準入門檻被大大提高,并明確提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小微化。
談到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董希淼預測,中國將“死掉一大批”小貸公司,而真正存活下來的是那些能夠根據自身條件和優勢,尋找準確發展定位的企業,“盲目跟風是沒有出路的。”
熱潮之中必然魚目混珠,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不正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會借綜合化和集團化包裝自己,給投資者以值得信賴的假象,因此投資者在選擇互聯網金融平臺時仍要仔細辨別其真實實力。(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余額寶近期七日年化收益重回3%以上2017-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