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ngyudai
隨著一系列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的文件出臺,網貸行業進入嚴監管嚴整治時期。不少人覺得P2P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嚴監管阻礙了P2P創新,即使活過風暴的平臺也是“大瘦身”后業績變小的平臺,須不知道現在才是P2P發展的黃金時期,沒有什么時候比現在環境更適合網貸行業發展。
一、國家大力支持
出臺政策助網貸行業走上正軌
網貸行業在2007年進入中國,然而在無準入門檻、無規范操作標準、無金融監管“三無”的狀態下網貸行業經過高速發展的幾年終于在2014年集中爆發問題,互聯網金融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緊接著國家相續出臺網貸行業的相關文件。今年8月24日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網貸行業正式有了合法地位。緊接著10月13日出臺《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互聯網金融圈正掀起網貸集中整治風暴。
很多人認為國家出臺的這些嚴監管文件會逼死P2P,但另一方面看,國家高層協同發力,出臺網貸行業整改兩波組合拳,整改面之大、力度之大皆空前,正表明國家把網貸行業扶上正軌的決心,更表明國家有心要大力發展網貸行業的意思。眾所周知,任何一個新誕生的行業,若得到法律的合法地位,得國家政策支持,表示這新行業正走上發展的軌道,而國家政策支持下的網貸行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
國家大力支持原因
1、利好傳統金融發展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金融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列車,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激活了原本死氣沉沉的金融市場,在改變整個金融市場的同時,讓傳統金融的格局同樣發生了變化。
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傳統金融有刺激促進發展作用。在“互聯網”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傳統金融市場中的技術要素、資本要素、用戶要素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和流動,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市場開始活絡起來,并逐步將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推向一個新的高潮。例如,在傳統金融的格局中,真正能夠參與金融運作的人主要是以專業人士、專業機構、資深投資者為主,審核機制過嚴、參投門檻過高使金融投資有一定的封閉性。互聯網金融時代的來臨將原本專業、封閉的金融市場進行了重新解構,通過互聯網手段,普通投資者也能夠參與進來。
2、利好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實體經濟持續低迷,實業回報率降低使得大量民間資本逃離實體經濟流向投機領域,據悉,中國約有 40 萬億元的儲蓄沒有進入實體經濟。經濟下行,銀行放貸實體企業意愿急劇下降,互聯網金融就是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新模式。
互聯網金融一方面可以同時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喚醒這部分資金,解決經濟轉型中供給側的失衡,讓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另一方面以新技術來做普惠金融,普遍降低傳統金融的服務門檻,加強金融服務透明度,優化社會資產配置,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利好實體經濟發展。
二、投資者的支持
P2P成投資黑馬,大量民間資本涌入
P2P網貸進入中國后迅速發展,上市公司、大型國企、證劵機構、銀行等向互聯網金融掘金,更多個人投資者的進入,讓P2P網貸的不斷被認可,《暫行辦法》出臺讓P2P活在陽光下,合法化的網貸比震蕩的股市、低利率的銀行、高投入的房產更受大眾投資者歡迎,成2016年的投資“黑馬”。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中國的CPI將近2%,一年期存款利率1.5%,中國已經負利率了。”在這個負利率時代,投資者們都急著在找能使財富增值的投資渠道。而P2P平臺的年化收益率遠高于銀行利率,比股票投資穩健,而高房價令普通投資者望而卻步,似乎P2P成了大眾投資者最理想的投資渠道。
8月24日《暫行辦法》出臺引起業界一片動蕩,然而9月份網貸交易規模同比增長一倍,P2P投資者熱情依舊高漲。據零壹財經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9月,全國P2P借貸行業整體交易額約為1,890億,同比增長108.5%,環比增長6.5%,較上月環比增速(4.0%)增加2.5個百分點。投資P2P可以抵抗通貨膨脹成不少投資者的共識。
三、P2P現狀
1、良性競爭,主動退出
由于監管力度加強、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以及同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P2P行業已經由原來的野蠻生長發展到了理性退出的階段。數據顯示,2016年9月底,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數量為2202家,較上月減少了33家,環比降幅為1.48%;同比減少了215家(去年同期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417家)。如此看來,主動停業的方式成為退出主流。
《暫行辦法》、《方案》的陸續出臺,停業轉型P2P平臺數量仍將繼續增加,良性退出對于網貸行業健康發展無疑是件好事。
2、行業合規意識增強,積極轉型擁抱政策
在《暫行辦法》出臺前已經有放出網貸平臺需要進行銀行資金存管的消息,當時不少業內人士質疑,但辦法出臺后不但明確銀行存管,還需要平臺營業證、限額令等,網貸行業整改刻不容緩,P2P大部分平臺選擇轉型來符合細則,比如大型網貸平臺紅嶺創投正式宣布明年3月停發大標,并且現在慢慢進行平臺整改轉型。可見網貸行業合規意識增強,積極轉型擁抱政策。
多數P2P平臺選擇轉型,然而轉型道路在何方,這是現下很多網貸平臺的思考點。按照《暫行辦法》規定網貸行業回歸普惠金融定位,以后小微市場將成戰場,目前來看車貸、消費金融、產業供應鏈金融是較合規而且熱門的轉型領域,但車貸、消費金融的市場競爭已經很激烈,而且開發得也比較充分和成熟,如果大部分平臺一窩蜂地往這方向去,能不能分一杯羹很難說。
與車貸、消費金融領域相比,產業供應鏈金融的可開發性似乎更強。產業供應鏈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助民間資本重新投入實體經濟的同時,服務小微企業踐行普惠金融宗旨,比如融裕貸。融裕貸的產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符合國家希望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的要求,平臺在風控方面,十分嚴謹踐行中國信用體系的構建,通過嚴格的審查及世界級的風控體系,對所有項目實現了零逾期、零壞賬,保障了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的安全。
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到現在有“爹媽”管,有國家政策支持,有投資者們支持的局面, 這是一個成長環境質的飛躍,網貸行業自律意識、合規意識漸漸增強,現在是一個網貸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期,合規網貸行業發展史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中興京東簽訂戰略協議 共同布局智能家居2016-11-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