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一落定,平臺也將重心放在合規上,想要踏進網貸合規的高門檻,在一定的層面,將淘汰掉大量的一些不合理的平臺。風控資深人士表示,對于大的平臺來說,合規付出的成本是提高一些運營費用,但對于小的平臺來說,可能永久要退出這個行業了。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開啟監管元年。今年以來,針對互聯網金融監管,中國官方出臺了多項全國性政策法規,尤其是隨著《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的問世,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思路逐漸明朗,行業亂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緩解,發展漸趨理性。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到多個部委聯手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再到網貸行業監管新規正式出臺,隨著互聯網金融加大整治力度,不少投資者也不再像此前那樣“狂熱”追求高收益,行業發展漸趨理性。
在新規和整治行動之下,互聯網金融狂飆突進的發展勢頭得到遏制,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的“虛火”也在持續降溫。以P2P(網絡借貸)為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P2P行業綜合收益率從今年1月的12.18%一路下滑到11月的9.61%。此外,截至2016年11月底,P2P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534家,相比10月底減少了90家。
廣州e貸總裁方頌表示,隨著整治行動的推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到了激濁揚清、正本清源階段,并將迎來存量平臺良性競爭的新階段,2017年預計將有更多平臺謀求轉型。
當前,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重頭戲”——“清理整頓”階段已經正式開始,將有上千家互聯網金融機構成為整治的重點。在新形勢下,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一方面提升自身風險防控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加強行業協作,實施軍團作戰。
對此,銅板街金融科技集團董事長何俊表示,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應該靠“軍團作戰”。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不能光靠一家企業的勤奮和智慧,更需要行業協同、抱團發展。互聯網金融公司應利用資本的力量相互協同,不僅在業務上深入合作,同時也可以利用股權或其他方式進行串聯。這些合作包括風控、第三方支付、電子簽名、信息安全、征信等方面。
在回顧過去幾年來行業環境變化時,何俊進一步指出,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第一回合已經結束,第二回合應該避免浮躁、夸張,而是要規范、合規、健康地去經營自己。互聯網金融發展要堅持“三個不變”:即互聯網金融是服務中國小微經濟,初心不能變;互聯網金融是對傳統金融的補充,是更進一步的服務,定位不能變;互聯網金融生命線是風控,對風控的敬畏之心不能變。
對此,網信理財首席執行官陳志雄亦表示,隨著平臺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各類業務需要連通互補,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轉型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成效:“破窗效應”改善2017-01-03
- 從AR紅包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6-12-30
- 互金信披標準正式發布 規范網貸96項披露指標2016-11-01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