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產荒愈演愈烈,萬億規模的銀行委外資金為公募基金帶來一幅新的發展圖景。但在委外業務的競技場上,并非所有公募都能獲得垂青。一些基金公司或靠自身優勢提前布局, 或靠股東資源,借助委外業務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發展。
首現7年期銀行委外產品
觀察注意到,在證監會最新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里,華福基金一口氣上報了5只疑似委外定制的債券型基金,其中期限最長的分別為7年和5年,目前已獲得證監會受理。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今年以來基金委外業務發展迅猛,機構定制型產品頻現,但在期限上,一般以1~3年居多,此次出現7年期產品還屬首例。
華福基金市場部相關人士表示,以上申報基金確屬銀行委外的定制產品。“出現這么長時間的定制產品我們也比較意外,但很早之前就在籌劃準備了,跟理財新規無關,客戶主要還是出于投資理財的需求。”
“雖然今年以來基金委外成風,但此前委外產品基本還是以3年內的純債和定開債基金為主。”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上半年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發行了一只規模300億、封閉3年的機構定制基金已經是十分‘壕’了,之后興業基金也推出了一只封閉5年期的產品,但沒想到還有7年期的,這的確比較令人意外。”
某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銀行投放如此長時間的理財,或有兩種可能:一是銀行有一些長線資金,考慮到目前利率一直往下走,所以想時間放長一點,提前鎖定收益。第二種可能是銀行和基金公司關系比較好,雙方進行了一些條件合作,互惠互助。“但無論哪種可能,這些資金對基金公司而言都是一張‘長期飯票’”。
“委外產品3年期的已經很長了,沒想到還有5到7年的,這說明銀行資金量很充沛。”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如此評價。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總監陳明(化名)認為,銀行委外資金規模很大,但未來這種期限較長的委外產品是否會越來越多目前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基金委外業務將有望成為一種趨勢。
“銀行資金有很大的理財需求,而今年以來資產配置荒嚴重,理財新規又限制了銀行資金對非標資產的投資,加之大量非標到期,這些錢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去向。從基金公司角度,今年純粹的公開發行幾乎賣不動,尤其是權益類產品。而在一些零售渠道,在基金銷售陷入冰點之時渠道還要額外征收至少50%的尾傭,這讓基金公司苦不堪言。這時銀行委外資金和基金公司訴求剛好契合,因此機構委外也出現爆發式增長。”
他繼續指出,“銀行委外資金投資固收類收益一般要求在4.7%~5%左右,雖然今年這也不好做,但相對之下有基金還是非常愿意接的。”
公募和銀行系基金或成“最幸福的人”
在基金委外業務迅猛發展之際,一些有相關優勢的基金公司也趁勢發力,崛起勢頭強勁。
梳理發現,一類是像博時、嘉實等債券投資做得較好、資產管理規模比較大的基金公司,是銀行委外資金的“寵兒”;另外一類銀行系基金則因為“拼爹”的關系,在基金公開發行弱勢的環境下,借助委外熱潮逆市崛起。
這從委外資金主導的純債基金中或可窺探一二。截至8月5日,在今年發行的477只基金中,中長期純債基金有154只,期限多為1年~18個月,其中在該類基金發行總規模前十基金公司中,銀行系基金占據了六成。工銀瑞信規模最大,合計468.76億元,招商、建信、上銀等則緊隨其后。
從基金只數上來說(ABC分開算),年內博時基金發行此類數量最多,達到32只。從認購戶數和認購金額上分析,疑似機構定制產品居多。此外,招商基金、浦銀安盛、興業基金等公司發行只數也較多,分別達到10只、6只、6只。
一些次新基金公司借助委外業務迅速擴張。以興業基金為例,2014年年底,該公司規模為143.77億元,產品僅有2只。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興業相繼推出十幾只債券型基金,特征均為龐大的認購金額對應200多戶的認購戶數,且其中一部分投資者還是基金公司內部員工。截至2016年年中,興業基金公募規模已達970.97億元,躋身所有基金公司前20名,旗下基金數量也擴充到30只。此外,上銀基金、浦銀安盛等基金公司上半年也有較多的委外資金涌入。而根據上市公司南京高科(600064)的中報顯示,旗下鑫元基金上半年業績增幅較大。根據南京高科披露的財務信息,鑫元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2億元,同比大增60%;上半年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2倍,凈利潤增速大幅超過收入增速。據了解,鑫元基金子公司鑫沅資管上半年資管規模為3566億元,列業內第七位,外界認為這樣的銀行委外帶來的收入大大增厚業績。
業內人士表示,在基金銷售舉步維艱之際,銀行“輸血”對公募基金的意義不言而喻。這對相關基金公司來說,意味著靠抱大腿就能過上幸福生活。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也或改變現有的公募基金生態,銀行系公司在行業寒冬,仍然可以生活滋潤。
對于大量銀行委外資金涌入,也有部分基金業內人士表示擔憂。“目前大銀行就那么幾家,萬一市場有個風吹草動,這些資金會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一則可能影響市場穩定,二來或會影響市場原有投資者利益。從行業來說,對于這些委外資金我們還需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警惕。”王群航表示。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自貿區:閩臺合作 貿易全面升溫2016-12-19
- 倉山浦新小區菜市場開到居民樓下 又吵又不衛生2016-12-05
- 報告:少兒英語將成英語培訓產業鏈最大市場2016-11-14
- 商事制度改革近三年 泉州新增市場主體突破30萬2016-11-07
- 智能空調市場發展迅猛 市場滲透率或將達到50%2016-11-02
- 上海外資備案制全國推廣 審批減少九成以上2016-10-12
- 全國碳市場最后沖刺 排放配額分配有望下月啟動2016-09-27
- 俄羅斯冰激凌全面進入中國市場 含奶量達80%以上2016-09-27
- 馬拉松帶火跑步裝備市場 跑者人均消費破3000元2016-09-26
- 福州興起影咖搶占觀影市場 更注重私密性與社交性2016-09-25
- 最新基金新聞 頻道推薦
-
基金分析:南方穩利1年跌幅高達6%?其實并沒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