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綜合處處長常國武在2016中國南京新材料資本技術峰會上透露,要突破新材料應用瓶頸制約。“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滿足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和新興產業需求,多渠道解決生產應用過程的問題,力求全面提升新材料保障能力。目前,政府已將石墨烯、碳纖維、3D打印、超導材料等新材料列為重點發展產業。
新材料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中具備重要作用,各發達國家已紛紛將新材料列為21世紀優先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制定戰略計劃并投入巨資。
石墨烯方面,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已經有規模化的石墨烯產品進入鋰電池正極材料、電子產品散熱貼膜等產業鏈。東旭光電推出的“烯王”在上海納米中心正式全球發售。據了解,該產品可實現15分鐘內快速充電,使用壽命比以往的電池更長。烯王的成功上市,意味著石墨烯終于從實驗室走向了產業化。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突破將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
碳纖維方面,相比其他金屬材料性能優越。目前國內碳纖維在航空航天、體育休閑和工業應用三大領域的用量比例是4%、67%和29%,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和風電機組的長葉片化,碳纖維在工業領域的前景廣闊。
3D打印方面,3D打印技術成本和效率優勢明顯,應用前景廣。機構預計2020年3D打印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美元,隨著3D打印技術在更多新領域的拓展與應用,產業鏈相關企業將持續受益。
A股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方大炭素、欣旺達、英力特、康得新等。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基金新聞 頻道推薦
-
基金分析:南方穩利1年跌幅高達6%?其實并沒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