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貨幣基金銷售提升用戶體驗的一種手段,T+0快速贖回一度成為“寶寶”們的標配,但墊資所帶來的風險逐漸引起監管層注意。最近有消息稱,證監會正在摸底基金公司等機構墊資T+0贖回服務,并要求一同上報墊付資金來源。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應對T+0快速贖回服務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風險。
贖回風險遭監管層關注
日前,據從業內獲悉,多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銷售機構,以及證券公司資管部門最近接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通知,應證監會要求摸底旗下產品T+0快速贖回服務的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快速贖回服務運行情況,并根據自身情況設計壓力測試方案。
目前,協會正在開展行業T+0快速贖回服務運行情況的調研工作。根據基金協會要求,各機構應根據自身情況設計壓力測試方案,建立合適的模型對旗下T+0快速贖回服務的產品的流動性、財務壓力等方面進行評估,同時對T+0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對于監管層為何盯上基金T+0贖回中出現的墊資行為,錢景財富相關分析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監管層一直強調貨幣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另一方面,可以做T+0快速贖回的基金在整個基金市場占比太高,如果基金公司自有資金或從銀行獲得的授信額度較小,在面對一些極端的提現需求時可能有巨大的流動性壓力。格上理財研究員楊曉晴認為,此次摸查可能是監管層對T+0快速贖回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前奏。
集中申贖壓力大
所謂T+0快速贖回,即贖回當天,資金就可以返回到指定賬戶的情況,這意味著消費者贖回時實時拿到的資金,并不是自己投放的資金,而是基金公司的墊資。通常來看,墊資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或銀行授信。
對于投資者來說,T+0實時贖回無疑是貨幣基金取代活期存款的關鍵利器。但對于大多數基金公司來說,開通T+0快速申贖服務無疑是賠本賺吆喝,除了墊資壓力大還將面臨不小的支付成本。前述錢景財富相關分析師指出,對于沒有強大背景的公司,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當大額贖回集中發生時,墊資額度一旦用完,就無法實現贖回資金的實時到賬。規模較大、股東背景較好的基金公司,T+0贖回墊資的系統風險相對較小;而對于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來說,這無疑是很大壓力,也會讓基金贖回出現不及時現象。
另外,用戶申購的時候支付公司是要收取代扣手續費的,贖回的時候又要收取劃款手續費,對于把貨基當錢包的用戶來說,基金公司或銷售機構賺取的管理費收入或者傭金遠遠不足以覆蓋給支付公司和監管銀行支付的成本。錢景財富表示,“因此相當一部分基金公司和代銷機構在T+0產品上是嚴重虧損的”。
T+0并非完全流暢
據了解,一些基金公司會采用限制贖回額度的方式來控制墊資規模,每天設定一個贖回總額,超過額度則無法實現T+0即時贖回。當大額贖回超過墊資額度時,部分基金公司會啟動T+0快速贖回暫停程序,如將“T+0贖回承諾”改為“T+1”,或者對投資者的“T+0”贖回額度和次數進行限制,如每日“T+0”贖回最多3筆,每筆不能超過5萬元。
事實上,基金公司還曾因為貨幣基金贖回量過大,達到上限額度而不得不暫停“T+0”實時贖回,這無疑成為貨幣基金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隱憂。如南方、廣發旗下的貨幣基金在臨近關鍵時點時就曾出現過額度已滿而無法快速取現的情況,匯添富也曾發布公告稱由于當日額度已滿,現金寶當日暫停“T+0”實時贖回業務。
對此,楊曉晴認為,“一般來說,一只規模為200億元的貨幣基金,墊資額度近10億元。如余額寶這種規模達到8000多億元的,墊資規模可能需要幾百億元,當然這筆資金余額寶無力承擔,須由支付寶沉淀資金負責”。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基金新聞 頻道推薦
-
基金分析:南方穩利1年跌幅高達6%?其實并沒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