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包括華夏、南方、嘉實、建信、鵬華等大型基金公司在內20多家基金公布旗下基金2016年四季報,一批權益類基金最新持倉情況以及對后市的觀點出爐。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主動偏股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維持了較高的股票倉位,整體超過八成,進行了較多持倉結構調整,基金經理在投資上加強了對低估值績優個股的投資。展望后市,不少基金經理認為震蕩或持續,而優質成長股和藍籌股都有機會,國企改革、軍工、環保等主題被看好。
倉位平均80%左右
在去年四季度震蕩市場中,多數主動權益類基金以調整持倉結構來應對。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日公布2016年四季報的79只主動偏股基金在去年底的平均倉位達80.09%,屬于較高水平。而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基金去年底的平均倉位分別達到85.8%、83.4%,都處于中性偏高水平。
不過,偏股基金之間倉位呈現出巨大的分化,在已公布季報的基金中,有16只季末倉位超過90%,占比達20%。其中匯添富社會責任、嘉實逆向策略、嘉實優質企業、華泰柏瑞量化先行等多只基金倉位超過90%。也有一批基金倉位不足60%,如匯添富滬港深新價值、益民服務領先、鵬華品牌傳承、匯添富安鑫智選、華寶興業新機遇等。從倉位變化情況看,79只基金中選擇增倉的有37只,減倉的有42只。
去年整體市場風格分化,藍籌股等表現較好,而成長股表現平平,更多的基金偏好低估值的績優股。如匯添富民營新動力股票基金就表示,去年四季度在市場震蕩格局下,逐步調整了投資結構,增加了部分傳統經濟復蘇方面的個股配置,自下而上選取了部分低估值藍籌進行配置。鵬華價值精選基金表示,在保持均衡配置的基礎上,適度增加了大盤藍籌股的配置比例。
市場或震蕩
藍籌成長都有機會
對于2017年一季度的股市走向,不少基金經理認為震蕩或持續,而優質成長股和藍籌股都有機會。
嘉實優質企業基金表示,市場一定程度上過度悲觀地預期了通脹、貶值、去杠桿等負面壓力。終端需求房地產,汽車等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以及供給端在價格上漲預期下的擴產,通脹壓力在一季度末會減小。美元在加息預期下升值較多,加息落定后預計升值壓力也會減小。金融去杠桿對目前杠桿較大的商品及債券影響較大,股票可能會因資金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流動而受益。對前期已經下跌的優質成長股不過度悲觀,很多優質價值成長股已經很便宜,將會對下跌中的優質成長股逐漸加倉。
交銀優勢行業基金經理認為,市場仍將維持震蕩趨勢。政策對于金融杠桿監管的加強使得市場承壓。而A股市場在經歷了2016年的回調及估值消化后,不少成長股已明顯具備投資價值,整體估值未有泡沫也使得下行風險整體也不大。
交銀先鋒展望2017年一季度表示,由于春節因素PPI大概率會在2月份達到高點之后回落,同時還需要觀察原油逐步上漲可能引起的輸入性通脹是否超過預期。在這個風險點確認沒有問題之后,市場風格將會轉向成長股。成長股預計2017年估值在30到35倍,業績增速在40%到50%的股票品種數量將開始逐步增多。這些品種會成為成長股上漲的中堅力量。
鵬華新興產業基金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市場仍將維持以基本面和企業內在價值為主線的投資風格,無論是成長股還是價值股均會有機會,前提是這些公司基本面向好,估值合理。
看好國企改革、軍工、環保
對于一季度的機會,基金經理更為看好“確定性高”的板塊,包括國企改革、軍工、環保等主題。華夏行業精選基金經理孫彬表示,一季度,預計流動性壓力仍然較大,希望利用可能出現的調整,在左側布局確定性品種:一是確定性高分紅。確定性利潤和現金回報、可預見的資本開支,以消費品為主;二是確定性價值。價值股和部分估值合理的周期行業龍頭企業,在經濟穩定及供給側改革順利推行的前提下,從未來3年的維度看,可以獲得一定的正收益,如銀行、持有物業型地產,及供需結構較好,有價格彈性的化工和有色小品種;三是部分需求增長確定的成長性行業會獲得估值溢價,重點尋找這些領域業績超預期的個股,可利用風格調整的機會左側布局。
而建信創新中國基金則表示,2017年整體操作思路以自下而上為主,以低估值消費屬性的藍籌作為底倉配置品種,逐步配置PEG合理的成長股,關注估值雖貴但可能成為貫穿全年主題的國企改革、軍工等板塊。
鵬華健康環保基金表示,長期看好擁有技術優勢改造傳統能源行業的環保產業,看好高景氣的醫療服務、醫保目錄調整帶來的新機會、兩票制下醫藥商業的機會,以及食品農業等消費升級的機會,同時關注部分處于歷史底部的周期性行業。
嘉實環保低碳基金表示,行業方面,繼續看好環保、PPP、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電改、自動化等領域的中長期成長機會,以及油價上漲等中短期機會。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基礎市場動蕩資金面緊張 新基金發行遭遇寒流2017-01-19
- 樂視網復牌前夜基金調研 機構專用席位買入5170萬元2017-01-18
- 保千里兩大業務結碩果 年報業績預增1.2至1.6倍2017-01-18
- 公開市場凈投放創近一年新高 短期資金面或繼續趨緊2017-01-18
- 萬人實名大調查:超9成認為IPO過快 會導致市場低迷2017-01-17
- 閩侯打造“食安閩侯”品牌 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2017-01-17
- 資金面趨緊 央行周二逆回購大幅加碼至3300億2017-01-17
- 福州春節前水產銷量旺 蝦蟹領漲冰鮮年貨2017-01-17
- 兩市延續弱勢行情滬指跌0.50% 賺錢效應依舊不佳2017-01-17
- 創業板早盤震蕩企穩 滬指震蕩下跌2017-01-17
- 最新基金新聞 頻道推薦
-
基金分析:南方穩利1年跌幅高達6%?其實并沒2017-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