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會加急下發關于《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實施情況調查評估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銀監局在6月末進行調查評估,其中,銀監會再度要求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檢查非信貸資產和表外業務資本計量的準確性。據銀行消息人士向新京報透露,各家商業銀行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資產管理辦法的內部自查行動,對于未來銀監會是否會進行抽查尚不確定,銀行的自查行為可以看作是《通知》進入實質階段。
近兩日,大盤上升趨勢明顯,一路震蕩走高,放量猛升至4900點。同時,由于創業板小盤股受監管層的指引打壓,大盤股受到板塊輪動作用而漲勢未歇。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經濟下行但股市飆升,且大盤股權重較高,大盤股上漲對指數上漲拉動很快,銀行資金可能會通過各種金融同業業務或理財產品的形式流入股市。
兩融業務是銀行表外理財和表外資產配置中比較重要的業務,目前,銀行的兩融收益權和傘形信托都不受銀監會8號文約束。自2015年以來,中國證監會與人民銀行先后開展券商融資融券兩融業務例行檢查與對商業銀行兩融收益權業務情況進行摸底,也有媒體報道稱,管理層正在考慮將兩融受益權產品定為非標的可能性。
而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4)》顯示,截至2014年末,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資產余額為15.77萬億元。有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據估計有接近1/3的理財資金流入股市,換言之,有約5萬億元的資金量有可能入市。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綠色金融是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