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銀監會批準郵儲銀行赴港上市后,市場就開始聚焦這單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而郵儲似乎更為心急。
昨日有消息稱,郵儲放棄此前雙幣雙股的招股計劃,最快9月就能登陸港交所。對此消息,郵儲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正處在靜默期,不便回應。在分析人士看來,上市不僅能夠為郵儲“補血”,還能幫助其改善臃腫、低效的管理機制,煥發出真正的商業銀行的生機。
年內最大IPO加速推進
昨日有傳聞稱,郵儲銀行向港交所遞交的申請文件并未提及以雙幣雙股模式招股,可能已經放棄這一計劃。
今年4月,市場紛傳郵儲銀行擬以雙幣雙股形式招股,即同時發行港元及人民幣計價的股票,打響雙幣雙股模式招股的頭炮。由于郵儲銀行此次IPO的目標地選在港股市場,在現行規例上未能采用雙幣雙股模式,因此需要等待證監會及外管局的特別批準。
郵儲銀行上市消息早在去年傳出,上月底,證監會同意郵儲銀行在H股發行不超過139.23億股股票,據估算募資將達80億美元,可能是今年全球IPO規模之最。但也由于集資規模龐大,多家投行機構預料需要大量“國家隊”等中資資金入場認購。一般利用其他方式調動資金到港認購新股的費用較高,通過雙幣雙股或可令中資資金通過人民幣柜臺做認購,但實際操作有待落實。
對于該行放棄雙幣雙股這一傳聞,有消息人士稱,郵儲銀行可能沒有等待證監會和外管局的特別批準就已申請上市,最快可能在9月招股,但具體要按市場情況而定。就此,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向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求證這一消息,對方表示不便回應。在4月市場紛傳郵儲銀行采取雙幣雙股模式時,該行也同樣未對外界做出回應。
金融色彩欠缺
在我國銀行業當中,郵儲銀行的資產規模僅次于四大銀行,位居第五位。但作為惟一一家還沒有上市的國有銀行,郵儲銀行距離現代化商業銀行還有不小的差距。
2007年,郵儲銀行才和郵政集團分離,資產、網點、人員等方面分割不明晰。同時,郵儲銀行的網點規模龐大,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進一步指出,從業務來看,不少商業銀行成熟的業務郵儲銀行并未全面開展,業務基礎和創新能力相對薄弱。比如該行資產業務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今年一季度末存貸比僅為39.6%,遠低于同業水平。
還有一位證券業人士曾對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他遇到過郵儲銀行整個網點乃至支行都不知道自己本行的借記卡能夠聯接第三方存管業務的情況,反映出郵儲銀行日常業務非常有限,人員專業水平整體偏低。
從郵政系統出身的郵儲銀行嚴重“偏科”,董希淼直言,郵儲銀行骨子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
為了擺脫上述困境,郵儲銀行近年來采取多種舉措,加快網點轉型的步伐。尤其是去年底,郵儲銀行引入瑞銀、摩根大通、中國人壽、螞蟻金服、騰訊等10家國內外戰略投資者,不僅募集到資金451億元,增強了下一步的發展能力,同時能夠有助于加快改革創新、完善業務布局、提升管理水平,被業內解讀為郵儲銀行啟動上市的最后一步。
有望“彎道超車”
不難看出,郵儲銀行對于上市早已摩拳擦掌。在業內人士看來,郵儲銀行放棄雙幣雙股模式的傳言具有一定可信度。
一位證券研究員指出,香港市場沒有內地市場上那么多人民幣,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很難有大規模的認購,且人民幣股票的吸引度也一般。所以選擇只發行港元計價的股票十分明智。
此外,僅發行港元計價的股票將為郵儲銀行IPO提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指出,郵儲銀行是可能特別著急上市的。首先,當前整個市場形勢不好,越往后上市難度越大,前些年大家都還等著形勢好了再上,現在卻可能越等越糟糕;其次,如果想在H股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證監會和外管局的審批流程會延遲上市時間。
而郵儲銀行迫切地想要上市,也是因為上市能為其改善當前的多種問題。呂隨啟表示,除了解決資金瓶頸,為郵儲銀行超常規擴張提供動力,上市還有助于完善郵儲銀行治理結構,拓寬業務范圍,提高管理水平。
董希淼則認為,如果說我國商業銀行正在從2.0時代向3.0時代邁進的話,那么郵儲銀行可能還處于從1.0時代向2.0時代轉型的階段。“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些輕型銀行具有‘彎道超車’的潛質,將可能從1.0時代直接進化到3.0時代。對于郵儲銀行而言,未來挑戰才剛剛開始,如何減輕發展包袱并鞏固現有市場份額至關重要。”董希淼說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央行兩日凈回籠近3000億 國債期貨開盤直線走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