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去年9月發布《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ATM轉賬延遲24小時到賬。24小時以內,個人可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
電信詐騙頻發
ATM轉賬有了“后悔藥”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娛樂節目中獎詐騙、機票改簽詐騙、重金求子詐騙、“猜猜我是誰”詐騙……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近一半受害人是在不法分子的誘騙下,通過自助柜員機(ATM)向詐騙賬戶轉賬,受害人大多在完成轉賬后的較短時間內會意識到上當受騙,但資金已經轉出,并被不法分子立即轉移。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上述通知,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通過ATM轉賬的,發卡行在受理24小時后辦理資金轉賬。在發卡行受理后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發卡行申請撤銷轉賬。受理行應當在受理結果界面對轉賬業務辦理時間和可撤銷規定做出明確提示。
金融業內人士指出,此舉相當于讓老百姓ATM轉賬有了“后悔藥”,大大減少受害人資金被轉出去的幾率。
個人賬戶分類管理
共建金融安全新秩序
考慮到個人的正常業務需求,央行并未一刀切要求所有渠道轉賬均延遲24小時到賬。對于非ATM渠道,央行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增加轉賬方式,調整轉賬時間。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轉賬服務時,向存款人提供實時到賬、普通到賬、次日到賬等多種轉賬方式選擇,存款人在選擇后才能辦理業務。
此外,《通知》還全面推進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制度,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為銀行結算賬戶,含銀行卡),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只能開立一個Ⅲ類戶。另外銀行和支付機構可以拒絕可疑開戶、暫停涉案賬戶開戶人名下所有賬戶的業務等。據了解,此舉可有效遏制買賣賬戶和假冒開戶的行為,強化個人對本人賬戶的管理,也利于銀行管理資源的合理使用。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不妨主動清理本人名下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撤銷已經不用或極少使用的賬戶,單位和個人還應當根據自己的支出、實際消費需要,與銀行和支付機構約定非柜面渠道轉賬的限額和筆數,共建高效、安全的支付環境。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銀行年終獎“降聲一片” 銀行業近幾年為何不賺錢了?2017-01-22
- 外匯局:我國企業個人在境內持有外匯存款上升2017-01-19
- 這個行業曾收入高福利好又體面 如今有人年終獎1.5元2017-01-19
- 券商賬戶業務檢查結果出爐 萬聯證券等被批評2017-01-19
- 銀行錯轉12億 當事人:感謝銀行讓我當了一回億萬富翁2017-01-18
- 銀行錯打12億 他返還獲200元紅包還給了一包煙2017-01-18
- 手機號注冊多個賬戶 資金被盜風險高 2017-01-18
- 兒子存折“信手”寫數額 老父拿著蛇皮袋去銀行取款2017-01-17
- 銀行卡5000元失蹤? 定期存款鬧烏龍2017-01-17
- 馬化騰稱微信支付線下份額已超支付寶 獎勵團隊1億元2017-01-17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在岸人民幣收報6.9242元 較上日收盤漲逾百點2017-01-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