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在發行數字貨幣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據了解,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臺試運行,春節后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將正式掛牌。這意味著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央行將成為首個發行數字貨幣并開展真實應用的中央銀行。
“未來,可能出現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總賬,用于登記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這里面央行提供免身份核查和免下載基本的數字錢包。銀行將來也可能提供數字錢包,原來的銀行存款和數字貨幣打包放在一個數字錢包里面。”中國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買入)金融市場部資深經理周永林博士日前在金融科技創新大會上如是表示。
事實上,2016年11月,央行官網在其2017年度人員招聘崗位需求中就透露了端倪,顯示將招錄6名相關專業人才從事數字貨幣及相關底層平臺的軟硬件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開發工作。隨即,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科技司副司長姚前公開表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至于何時能推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現在并沒有一個時間表。”但姚前透露,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率先探索了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據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介紹,近年來,部分國家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互聯網企業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作為新技術,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適用于非實時性的、輕量級信息的、交易吞吐量較小和信息敏感度較低的業務場景。
“數字貨幣涉及分布式架構、密碼技術、安全芯片、移動支付、可信計算等多種技術。區塊鏈技術僅是數字貨幣可選擇的實現技術之一。未來是否應用于數字貨幣,取決于區塊鏈技術在網絡安全、業務處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決。”李偉表示,“為此,央行于2016年選擇在票據業務場景搭建區塊鏈技術應用原型系統,研究其技術成熟度和業務適配度,驗證其在金融行業規模應用的可行性。”
【行業應用】
區塊鏈類似于一個公共信息記錄本,所具有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以及匿名性等五大特征,使其在金融領域具有天然優勢,可以降低審核清算成本,減少對中心節點的不信任,讓金融資產的流動更加透明便利。
事實上,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確逐漸由數字貨幣向“區塊鏈+”過渡,由金融領域逐步向物聯網等非金融領域延伸。
根據麥肯錫分析,區塊鏈技術影響最可能發生在支付及交易銀行、資本市場及投資銀行業務的主要應用場景,在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與結算、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業務、證券發行交易及客戶征信與反詐欺等五大場景中的應用則最為普遍。
【五大場景】
>;>; 數字貨幣:提高貨幣發行及使用的便利性
目前,包括瑞典、澳大利亞及俄羅斯正在研討發展數字貨幣的計劃。英國央行正委托倫敦大學學院設計一套數字貨幣RSCoin進行試驗,預期通過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來提高整體金融體系的安全性與效率。中國央行也在2016年1月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提出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各國央行均認識到數字貨幣能夠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高支付結算的便利性;并增加經濟交易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同時,通過發展數字貨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擴展到整個金融業及其他領域,確保資金和信息的安全,提升社會整體效能。
>;>; 跨境支付與結算:實現點到點交易,減少中間費用
區塊鏈將可摒棄中轉銀行的角色,實現點到點快速且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通過區塊鏈的平臺,不但可以繞過中轉銀行,減少中轉費用,還因為區塊鏈安全、透明、低風險的特性,提高了跨境匯款的安全性,以及加快結算與清算速度,大大提高資金利用率。未來,銀行與銀行之間可以不再通過第三方,而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造點對點的支付方式。省去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中間環節,不但可以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提現簡便及沒有隱形成本,也有助于降低跨境電商資金風險及滿足跨境電商對支付清算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需求。
>;>; 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減少人為介入,降低成本及操作風險
根據麥肯錫測算,在全球范圍內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應用,能幫助銀行和貿易融資企業大幅降低成本(圖8),其中銀行的運營成本一年能縮減約135-150億美元、風險成本縮減11-16億美元;買賣雙方企業一年預計也能降低資金成本約11-13億美元及運營成本16-21億美元。除此之外,由于交易效率的提升,整體貿易融資渠道更暢通,對交易雙方收入提升亦有幫助。
>;>; 證券發行與交易:實現準實時資產轉移,加速交易清算速度
區塊鏈技術使得金融交易市場的參與者享用平等的數據來源,讓交易流程更加公開、透明、有效率。通過共享的網絡系統參與證券交易,使得原本高度依賴中介的傳統交易模式變為分散的平面網絡交易模式。這種革命性交易模式在西方金融市場的實踐中已經顯現出三大優勢:首先,能大幅度減少了證券交易成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使證券交易的流程更簡潔、透明、快速,減少重復功能的IT系統,提高市場運轉的效率。其次,區塊鏈技術可準實時地記錄交易者的身份、交易量等關鍵信息,有利于證券發行者更快速清晰地了解股權結構,提升商業決策效率;公開透明又可追蹤的電子記錄系統同時減少了暗箱操作、內幕交易的可能性,有利于證券發行者和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第三,區塊鏈技術使得證券交易日和交割日時間間隔從1-3天縮短至10分鐘,減少了交易的風險,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可控性。
>;>; 客戶征信與反欺詐:降低法律合規成本,防止金融犯罪
記載于區塊鏈中的客戶信息與交易紀錄有助于銀行識別異常交易并有效防止欺詐。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可以改變現有的征信體系,在銀行進行“認識你的客戶”(KYC)時,將不良紀錄客戶的數據儲存在區塊鏈中。客戶信息及交易記錄不僅可以隨時更新,同時,在客戶信息保護法規的框架下,如果能實現客戶信息和交易紀錄的自動化加密關聯共享,銀行之間能省去許多KYC的重復工作。銀行也可以通過分析和監測在共享的分布式帳本內客戶交易行為的異常狀態,及時發現并消除欺詐行為。
【相關閱讀】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正在最后敲定對區塊鏈公司Axoni的投資。
華爾街最大的后臺處理服務正在同IBM合作,使用區塊鏈技術升級對信用違約互換(CDS)的處理方式。
盡管“區塊鏈”概念目前在投資界熱得發燙,但在金融業的實際運用似乎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突破,或許將從數字票據開始。
目前,除了銀行之外,目前已有螞蟻金服、宜信、網信集團、點融網等多家互金平臺也在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另外,近期從中國人民銀行招聘崗位中發現,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研究所現招聘相關專業人員,從事數字貨幣研究與開發工作。
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日前表示,美聯儲已經成立了工作組,將對金融創新特別是區塊鏈技術的使用進行“全方位分析”,并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布一份研究報告。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現狀、問題與改革方向2017-02-04
- 眾信旅游:終止收購華遠國旅 董事高管擬增持5000萬元2017-02-02
- FB旗下VR子公司Oculus剽竊他人技術被罰5億美元2017-02-02
- 全球冬窗轉會前十名中超占五席 亞泰新援已淪陷2017-02-02
- 2017年還有哪些技術將有可能被智能手機采用?2017-02-02
- 曝騎士仍有意引進安東尼 不愿賣勒夫想湊四巨頭2017-02-02
- AMD公布2016第四季度和年度財報2017-02-02
- 尼克斯仍在苦追樂福 騎士有意甜瓜但拒交易愛神2017-02-02
- 曝騎士有意通過交易得到甜瓜2017-02-02
- 中國可燃冰開采技術獲進展 達國際先進水平2017-02-01
- 最新銀行新聞 頻道推薦
-
八大金融租賃公司去年凈賺83億 銀行系霸占五2017-02-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