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新聞
-
銀行新聞 2015-06-09
中國銀聯8日發布消息,全國所有銀行均已開通銀聯卡ATM(自動柜員機)跨行轉賬服務。持卡人在全國超過60萬臺ATM上不僅能夠跨行取款,也能跨行轉賬、實時到賬。 記者從中國銀聯了解到,相比銀行網點,ATM覆蓋了更多的寫字樓、商業區和居民社區,7*24小時提供服務而且實時到賬,轉賬手續費也更低。此次銀聯卡ATM跨行轉賬服務的全面開通,標志著國內自助銀行服務網絡的資源共享得到了進一步深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對持卡人來說,銀聯卡ATM跨行轉賬操作非常簡便,可以實...
-
銀行新聞 2015-06-08
近期,全國發生多起存款糾紛事件。對此,中國銀監會6月5日發布20條新規,從制度頂層設計、重點環節防控、客戶服務管理、危機處置,以及加強監管等方面,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
-
銀行新聞 2015-06-08
信用卡隱藏著的潛規則常讓人防不勝防,怎么還也還不清的卡債從哪來?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坑爹的信用卡還款潛規則。 信用卡帶來提前消費的便捷的同時,也給許多人帶來了怎么還的還不清的債務。 刷信用卡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信用卡取現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你以為你了解信用卡了,可是實際上并沒有,信用卡隱藏著的潛規則常讓人防不勝防,有時候還會有短信提示“由于還款額統計故障,自動扣款失敗”的鬧劇。怎么還也還不清的卡債從哪來?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坑爹的信用卡還...
-
銀行新聞 2015-06-05
6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公布施行,宣布大額存單產品推出,個人投資者認購的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于30萬元,機構投資人則不低于1000萬元。
-
銀行新聞 2015-06-05
信用卡隱藏著的潛規則常讓人防不勝防,怎么還也還不清的卡債從哪來?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坑爹的信用卡還款潛規則。 刷信用卡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信用卡取現也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你以為你了解信用卡了,可是實際上并沒有,信用卡隱藏著的潛規則常讓人防不勝防,有時候還會有短信提示“由于還款額統計故障,自動扣款失敗”的鬧劇。怎么還也還不清的卡債從哪來?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坑爹的信用卡還款潛規則。 潛規則一:信用卡自動扣款日最后還款日 肖先生在最后還款日發...
-
銀行新聞 2015-06-05
即將到來的6月底,是每年銀行十分重要的年中考核節點。隨著攬儲壓力加大,日前,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陸續將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從原來的11%左右上調至30%,年中攬儲戰提前開打。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逐漸接近尾聲,大小銀行都未像過去那樣隨著利率上浮上限擴大而“一浮到頂”,而是根據自身情況做出了相對平穩理性的選擇。 多家銀行利率上浮 招行、交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家銀行先后于5月底開始執行利率上浮30%的政策。調整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925%,比基準利率上浮30%;三年期...
-
銀行新聞 2015-06-04
“靠刷臉實現遠程開戶,目前還只是看上去很美,技術和監管尚不足以支撐。所以,曾宣稱要實現遠程開戶的微眾銀行,作為網絡銀行且沒有物理網點,目前只好曲線繞道而行”。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如是說。
-
銀行新聞 2015-06-04
前段時間,關于銀行可以取消年費管理費的事又在網絡上熱鬧了一番,雖然小編我作為普通大眾也覺得這行為有點變相不執行的味道,但是畢竟我不是銀行員工,也就不妄加揣測銀行的想法了。
-
銀行新聞 2015-06-03
伴隨著央行正式公布并實施《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宣告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大額存單同時向個人和機構開放,意味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逐漸深入到經濟金融的各個層面。 業界普遍認為,在“大額存單擴展至企業及個人投資者”時,其對利率市場化的作用才會得以凸顯。 概括來說,大額存單可做到“一石三鳥”:一是有利于有序擴大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二是有利于進一步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培育企業、個人等零售市場參與者的市場化定價理...
-
銀行新聞 2015-06-02
PSL(抵押補充貸款)又來了,這回來了1.5萬億,利率還比去年低了很多。 6月1日,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央行[微博]近期針對特定銀行進行了PSL操作,以提供基礎貨幣,同時調降本次PSL利率至3.1%,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但未透露具體操作規模。”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新一輪PSL期限可能為3~5年,規模可能擴至1.5萬億元以上。 記者采訪發現,對于此次PSL傳聞,業內普遍認為“合理,符合預期”: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國開行進行擬財政支持,無需大幅提高財政赤字,或依靠地方...
-
銀行新聞 2015-05-29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央行近期向部分機構進行了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總操作量逾千億元人民幣。 對此現象,接近央行人士向表示此舉為正常操作。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沛,定向正回購并非貨幣政策轉向信號,亦未必會觸發資金利率上行。 定向正回購并不常見,正回購是央行以手中所持有的債券做抵押向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并承諾到期再買回債券并付出一定利息。正回購也是央行經常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可以達到...
-
銀行新聞 2015-05-28
近日,銀監會加急下發關于《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實施情況調查評估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銀監局在6月末進行調查評估,其中,銀監會再度要求按“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檢查非信貸資產和表外業務資本計量的準確性。據銀行消息人士向新京報透露,各家商業銀行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資產管理辦法的內部自查行動,對于未來銀監會是否會進行抽查尚不確定,銀行的自查行為可以看作是《通知》進入實質階段。 近兩日,大盤上升趨勢明顯,一路震蕩走高,放量猛升至4900點。同時,由于創...
-
銀行新聞 2015-05-28
33歲的海鹽人小杜,最近正為一筆18萬元的款項著急上火。明明是自己的錢,卻拿不回來,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冤”的事嗎? 小杜在海鹽開了一家五金廠。五月中旬,因為業務往來,他要給一個姓陳的人匯18萬元貨款。可在網銀上操作時,一不小心錯轉給了一個姓俞的人。 事情原本很簡單,小杜找到俞某,對方很爽快愿意還錢。不過,兩人一起到銀行取款時,卻被告之俞某的銀行賬號被法院凍結了。 小杜心想,法院是個講理的地方,自己的錢總能拿回來。可是,在法院,他卻遭遇了“當頭一棒”...
-
銀行新聞 2015-05-27
涉事銀行稱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業內質疑部分銀行貸款審批環節“脫節” 明明沒有貸過款,卻三天兩頭遭到銀行催款,“查詢了征信記錄才知道,有人竟然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在多家銀行貸款、辦理信用卡。”廣州的譚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自己名下無端多出了40多萬元的貸款,已向警方報案。 分析指出,如果通過他人的身份信息就能獲取貸款,那等于是銀行貸款審批環節形同虛設,不排除是部分銀行為擴張業務沖業績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出現。 “一開始我接到銀行的催還款電話,還以為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