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加大對股市波動的容忍度,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這是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在2016北京大學匯豐金融論壇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EDP“CHINA GT”年會上,談及降低企業負債率時做出的表述。
當前,在經歷了央行多輪降準降息后,一方面企業負債率上升,一方面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吳曉靈認為,在整個改革框架中,有一部分杠桿要降下來,有一部分杠桿要適度地加上去。要降下來的重點就是企業的杠桿。因此,她提出,應增加企業股本融資渠道,降低非金融企業負債率。
她認為,應當構建一個場外市場和場內市場相結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開辟多種股本融資渠道,“我們現在應該加快《證券法》和《刑法》的修法,為資本市場恢復投融資功能創造制度基礎,降低社會杠桿。只有全社會股本融資渠道暢通了,企業的杠桿率才可以降下來”。
“同時,在資本市場改革過程中難免會有市場波動,我們不應該以資本市場估值波動的大小影響改革的決心。”吳曉靈建議加大對股市波動的容忍度,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明確市場規則,嚴肅市場紀律,讓企業到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一時的波動會換來以后健康的運行,所以應該忍受短期股市的波動,來贏得長期健康的股市發展。”吳曉靈說。
她建議,應該同步修訂《刑法》,加重對虛假信息、操縱價格、內幕交易的刑罰,用嚴刑峻法保障投融資的自由。她談到,“我們現在資本市場違法成本比較低,一般來說就是罰款。比如虛假發行最高罰款才60萬元,如果真正有證據能判定觸犯刑律的話,最高刑罰是15年。應該說,資本市場上的虛假發行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對資本市場機制的破壞作用是非常大的,相比而言,目前的刑罰太輕了,金額上的處罰也太少。”
她還建議拓展證券定義,讓財富流動增值,給打擊非法集資活動提供法律依據。她認為,現在的證券只定義為股票和債券,而證券其實是一種財產的權益證明?,F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交易場所,各種名目的非法集資,表明財富需要流動,那么這種財產權益,如果是能夠分割的、可轉讓的,它就應該是證券,因為它是證明財產權益的憑證。如果對其定義進行擴展,很多想流動起來的財富都可以實現證券化流通。這樣,雖然證券化的標的拓寬了,但是可以按統一的證券的定義進行管理,管理的規則也就可以是統一的。
“不管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是什么,一旦證券化了,實行統一的規則,那么這既有利于創新,也有利于打擊各種非法集資行為。”吳曉靈表示。
此外,她還提出,應穩步推進股票公開發行注冊制,把融資的價格決定權和時機選擇權交給市場。她認為,事實上,資本市場就是投資者和融資者自主接洽的市場,應該給雙方自由。這時候監管當局要做的事情就是制定明確的規則,嚴格執法。注冊制不是洪水猛獸,而恰恰是尊重投資者和籌資者的財產自主權。
她認為,現在資本市場違法成本比較低,目前的刑罰太輕,行政處罰金額太少。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