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5日在濟南舉行的“濟南區域金融中心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從2011年開始(經濟增速)下滑,我們下滑了5年。2016年也許還會略有下滑,但是基本穩定住。”
樊綱說,2007年是高度過熱的經濟狀態,后來國家進行了調整,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來了,國家又搞了很大的刺激政策,又把它刺激起來了。2010年又上10%以上。后面的下滑,現在遇到的問題都是因為全面的過熱,現在的產能過剩,庫存擠壓,高杠桿率,都是因為前面投資過度、經濟過熱,包括資產市場的泡沫,樓市泡沫,股市泡沫等等產生的后果。
這次經濟下滑將會持續多久,樊綱表示,上一次1992年那個經濟周期是5年下滑,3年徘徊。這次,從2011年開始下滑,也已經經過了5年下滑。
“(經濟過熱)然后要繼續處理經濟過熱造成的各種問題”,樊綱說,“我們確實是軟著陸,但是時間比較長。”
金融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不能成為“吸金機器”。這是樊綱今天特別強調的。
“現在金融業的巨大風險,美國之所以發生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我們之所以面臨這么大的金融風險,也是因為我們過去至少在中國某些方面,金融業成了吸金的一個機器,它不僅沒有很好的服務于產業、實體經濟,相反它占用了很大資源,反倒增加了其他部門利用金融資源的成本。”樊綱說。
樊綱認為,當前中國的去產能與美國1870年代有些地方相似。1870年代,是美國的經濟過熱,產生大量的過剩產能,1880年、1890年那個年代美國進行了大量的去產能和產能重組這個過程。美國的基本方式就是金融巨頭和產業的龍頭企業聯手。
“在這過程中通過龍頭企業、債轉股,美國當時的各個產業的集中度有了很大提高。我們現在不一定提高到他那個程度,但是美國一個產業,美國鋼鐵產業都是幾百家企業合成的,鐵路是20多家企業合成的。原來名字都是不存在的,后來形成了新的股份公司。我們國企通過這種方式兼并重組,促進它的產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反倒有利于促進國企改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