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海關總署將最快于7月13日公布6月份外貿數據,據截至北京時間周一下午6點的彭博調查,受訪經濟學家對美元計價的預估中值如下:出口料同比下跌5.0%,進口料同比下降6.2%,貿易余額料順差456.5億美元。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在電話采訪中表示,從中國6月份官方PMI的出口分項指標看,出口情緒并不樂觀,整體外圍大環境也依然在放緩。盡管官方PMI站上榮枯線,但是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0.4個點至49.6,進入收縮區間。人民幣兌美元期內在下跌,但貶值幅度不足以刺激出口,匯率貶值在短期內對出口的提振作用也不會顯著。進口維持負增長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不過由于6月份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反彈,會對進口表現有一定幫助。整體看,中國經濟增長整體偏弱,內需復蘇并不明顯,故進口改善主要依賴價格因素。
麥格理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在電話采訪中表示,二季度外貿整體表現會好于一季度,6月及三季度也會延續這一勢頭,但出現大幅改善的可能性較小。后期來看,出口方面從領先指標來看國外需求恢復狀況尚可; 進口表現則受益于近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名義進口額有望改善。企業的結匯意愿在短期內可能有小的改進,貿易順差對匯率支撐有限,并非6月外儲增加的主因。6月外匯儲備環比增加,這可能和日元反彈及央行減少干預更為相關。從整體來看,結售匯正常化有賴于貶值預期的打消,而這更多取決于匯率水平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華寶信托駐上海經濟學家聶文在電話采訪中表示,6月進出口的絕對值和5月相比預計相差不大,增速差異主要來源于基數;國際貿易整體上需求仍然疲弱。后期來看,上半年人民幣的貶值對于下半年出口預計會有所推動,但整體上仍然受制于外需疲弱。國內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人民幣兌美元和兌一籃子雙雙貶值后,對于加工貿易利潤率擴大料有幫助。由于外需整體不振,貶值對出口的作用可能更多體現在保持市場份額穩定、避免出現下滑上面。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發改委:2017年全國煤電標桿上網電價不調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