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要持續深化“放、管、服”和財稅、金融、創新、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圍繞這幾大領域官方頻頻祭出改革“實招”,推進經濟轉型的同時,讓企業和個人賺錢省錢得實惠。
資料圖。石家莊市橋西區地稅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開具增值稅發票模擬演練。崔濤 攝
財稅改革發力營改增
——為企業、個人減稅降成本
營改增是當前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今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擴圍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官方預計,營改增今年將為企業降低成本5000億元以上。
按照北京市國稅局公布的數據,單是北京一城,2016年上半年整體減稅規模已達169.9億元,惠及86.6萬名納稅人。其中,僅在辦理二手房交易和個人出租房屋委托代征業務中,老百姓至少比營改增前省了4000多萬元稅錢。
除營改增外,更多減稅降費舉措在上半年出臺。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5次部署降稅降費,為企業減負。
中國政府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開始的階段性降低社保公積金費率,每年可為企業減負1000億元;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每年可為企業減負260億元;電價兩次下降企業減負47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總部資料圖。 中新社發 張浩攝
金融改革提速
——為融資難、融資貴開出“藥方”
長期以來,我國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結構,導致了很多企業存在貸款成本較高、貸款門檻高等問題,制約著企業乃至實體經濟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對外發布,這是改革開放30年來首個“央”字頭投融資體制改革文件。《意見》針對投融資領域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融資難、融資貴開出“藥方”。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指出,一是要推行首問負責制,讓企業少跑腿。二是要探索不再審批的管理模式,廣東、浙江等地已在試行。三是要創新“多評合一”的中介服務新模式。四是要編制三年的投資滾動計劃,建立一個有序的項目儲備庫。五是要試點金融機構依法持有企業股權。六是要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張勇認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根本要靠推動金融體制的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
7月28日,西安創新設計中心成立儀式現場。 張一辰攝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