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A股用平安證券 送抓牛股神器 林奇看盤:4年來的5波賺大錢機會 我全抓住了
周三(10月19日)早盤,A股整體承接昨日上漲勢頭,但幅度顯著收窄。滬指時段內一度成功收復250日均線(年線)3087點,終盤小升0.03%,但創業板指數日內下跌0.6%,與大盤走勢呈現分化。
板塊方面,繼鐵路基建板塊集體發力過后,通信、煤炭、金屬等二線藍籌板塊接過領漲大旗,表現搶眼。石墨烯、充電樁等前期大漲的概念日內延續近期回調格局,拖累中小創指數表現遜于大盤。
昨日,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曾在收盤后的“聰明錢”分析系列文章中提及,在當前A股振幅日益趨窄的背景下,“聰明錢”高調倒騰具有國企改革概念的鐵路基建板塊,或引發市場對國企改革相關概念的新一輪炒作熱點。日內,通信、煤炭、金屬等與國企改革概念板塊的集體表現似乎印證了上述推斷。
事實上,在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看來,在新一輪房地產政策調控可能帶來中國GDP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國家層面加速國企改革進程以激發經濟新的活力似乎是對沖后續GDP增速可能出現的顯著下滑情況的理想選擇。
巧合的是,上述基本觀點與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買入)證券的最新報告內容相符合,其在報告中提示A股后市重點關注國企改革板塊和PPP+主題,并認為國家層面將助推兩大政策執行進程以維持后續GDP增速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牛熊交易室(niuxiong2016)注意到,今日稍早前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6.7%,符合市場預期6.7%,前三季度GDP同比亦增長6.7%,符合預期。其中,前三季度房地產行業對GDP增長貢獻了8%,房地產銷售對GDP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如今,國慶節前后出爐的房地產政策調控必然會牽引GDP增速下行,那么政府該如何對沖這一即將到來的增速下行風險呢?國泰君安認為,有兩大政策將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是通過國企改革提速激發經濟活力。國泰君安方面認為,9月28號國家發改委召開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專題會,激起了市場對國企改革提速的預期以及堅決推進的信心,上周中國聯通(行情600050,買入)的兩次沖擊漲停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國泰君安方面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隨著新的催化劑因素不斷出現會刺激混改板塊反復活躍。尤其國慶節期間深深房與恒大集團重組方案再辟國企改革新標桿,值得重點關注。
國泰君安分析指出,國企改革大邏輯在2014年后曾經帶來大牛市,此類大邏輯出現才使得當時的股指大漲翻番。如今,在地產調控可能擠出資金流入股市的大背景下,國企改革提速使這一大邏輯可能在股市里再次煥發生命力,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提高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似乎也只有國企改革了,因而相關板塊必須持續重點關注。
其次,國泰君安方面還提示重點關注PPP+主題投資。實際上,這一關注方向國泰君安此前報告便曾反復提及。其認為,隨著地產小周期進入尾聲,PPP+基建補短板將是市場未來兩三年的投資主線。
國泰君安給出了未來PPP主題的六大主要投資方向:1、PPP+軌交;2、PPP+園林環保;3、PPP+海綿城市;4、PPP+園區開發;5、PPP+地下管廊;6、PPP+配電網。
至于當前外界熱議的本輪房地產調控會否擠出資金流入股市,國泰君安方面認為,盡管房價和股市有一定的此消彼長效應,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彼此之間的蹺蹺板效應并非每次都能體現,而是與貨幣政策預期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國泰君安指出,本輪房地產調控后,有四大原因使增量資金入股市受到制約:
1)貨幣政策取向轉向中性,流動性拐點、貶值升溫、資金外流共振下寬松預期消退;
2)投機性資金騰挪規模有限,當前監管趨嚴打擊資金杠桿、抑制資產泡沫,投資者仍心有余悸;
3)市場、國家隊、監管機構的博弈深入將持續消耗場內流動性,且資金對港幣資產相對價值上升的青睞,而市場資金的持續流出也對存量帶來進一步收縮壓力;
4)外圍市場風險搞起,意大利公投、美國大選、英國脫歐談判疑慮未消,疊加國內資產擠泡沫循序漸進,內外潛在事件沖擊持續制約市場風險偏好。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