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23日訊(記者 胡雨)本周股轉系統多次發布風險提示,看得出伴隨著上周私募準備做市的利好,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今天中國新三板的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下本周新三板市場的7宗“最”。
最重視:國務院拓寬創投退出渠道 首提改善新三板流動性
9月2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創業投資退出機制,拓寬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充分發揮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暢通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完善新三板交易機制,改善市場流動性。鼓勵創業投資以并購重組等方式實現市場化退出,規范發展專業化并購基金。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意見》把“充分發揮新三板市場功能”作為“暢通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同時重點強調“完善新三板交易機制,改善市場流動性”,首先證明高層明確了新三板在創業投資退出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證明了可以通過加強新三板的流動性,更好地服務于創業投資退出,更證明了新三板交易的有效性。
最期待:股轉三地座談創新層政策 新三板大宗交易平臺或推出
記者了解到,9月2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分別召開了座談會,圍繞分層后的差異化制度和交易制度完善優化,聽取企業和機構建議。
記者了解到,大宗交易平臺的初稿已經形成,新三板大宗交易平臺或有望推出。
最警惕:新三板股權騙局屢現 股轉系統連續提示投資風險
近日全國股轉系統罕見地在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平臺等多處信息發布場所連續數天發布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的主要內容則直指兜售新三板掛牌、擬掛牌企業原始股或利用投資者對交易方式不熟悉誘使投資者接盤等行為。
全國股轉系統則特別提示注意風險。并表示近期,有不法機構和人員通過電話、微信、互聯網等方式虛假宣傳新三板掛牌公司擬IPO、轉板、并購或定向發行股票等信息,并通過提供墊資開戶,以原始股轉讓等方式向投資者高價出售掛牌公司股票獲取巨額利潤,導致受害人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最待觀察:新三板私募做市試點啟動 30天內首批遴選不超10家
9月14日發布了《私募機構全國股轉系統做市業務試點專業評審方案》,當中顯示,自該方案公布后的30個工作日里,有意向的私募機構就可報送申請材料了。股轉系統稱,私募機構開展做市業務,有利于豐富新三板做市機構類型、有效發揮私募機構定價能力、改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對提高全國股轉系統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由于私募機構受監管程度、規范運作水平、合規意識相較于證券公司有所差距,為控制業務風險,初期采取試點方式,并適當控制試點規模,首批試點機構數量不超過10家。待試點開展一段時間后適時總結試點效果,評估進一步擴大試點的可行性。
最慘:廈門已有12家新三板企業受“莫蘭蒂”影響 幸無人員傷亡
近日,閩南地區遭受建國以來最強臺風“莫蘭蒂”的影響,9月22日廈門地區又有太陽城、思爾特兩家企業發布災害損失公告。此前,廈門地區在9月21日有樂麥技術、愛芯環保兩家企業,9月20日有海普銳、凱納股份、創業人3家企業,9月19日有東帝士、江平生物、美潤股份、佳創科技和天藝傳媒5家企業發布受臺風災害損失公告。
所幸的是,在本次強臺風及強降雨災害過程中以上12家企業均未出現人員傷亡。
最瘋狂:新三板質押4公司押上全部身家吳曉波汪潮涌也玩質押
股權質押,一般用于公司貸款擔保等,在A股市場上不鮮見,在新三板市場也較常見現象,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今年來截至9月13日共有近900家公司存在股權質押,質押期限從幾個月到十幾年不等,質押股權比例也有較大差距,其中四家公司股權質押達到100%。
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不只是眾多普通掛牌公司股東通過股份質押獲取資金,一些新三板上名人也搞股權質押,例如藍獅子股東吳曉波、信中利第一大股東汪超涌(汪潮涌)。
最無奈:新三板再融資冰點40家公司終止定增
“從新三板各個項目的定增來看,基本上發出去的難度都大幅上升。特別是已經掛牌的PE也是處在監管的風口,一般都不去投他們的定增了?!?月21日,光大證券廣州投行部一位新三板項目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新三板定增市場也未能從低迷狀態走出來。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按定增股份掛牌計算,當月僅有43家新三板企業順利實現再融資。不過,43家企業募集資金金額也從計劃的7.9億元減少至6.2億元,縮水逾二成。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證券新聞 頻道推薦
-
主力強勢洗牌藏驚人暗示 A股窄幅震蕩四大目的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