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阿里健康(00241.HK)公布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財報顯示,阿里健康報告期內營收人民幣5502.7萬元,同比增長220.0%;歸屬于母公司擁有人虧損約1.02億元,基本與去年虧損持平。其中,醫藥電商業務快速增長,或成為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
阿里健康主營藥品行業所用的電子監管網、建設醫療服務網絡及醫藥電商業務。半年報顯示,電子監管網收入為4898.3萬元,B2C藥房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38萬元,阿里健康所取得的相關服務費收入為人民幣307.4萬元,本期間來自廣告等其他業務的收入為159萬元。
經歷電子監管碼風波后,中報顯示,阿里健康將在政府指導下繼續做好電子監管網的營運和收尾工作。同時阿里健康推出“碼上放心”追溯平臺,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服務以及幫助企業增強營運能力的增值服務。至9月30日,已有兩千多家企業入駐“碼上放心”平臺。
醫藥電商或成為營收增長來源,醫藥電商目前主要包括B2C業務和天貓平臺醫藥館的服務業務。
今年8月,在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被叫停后,阿里健康完成收購擁有C類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廣州五千年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后更名為阿里健康大藥房),啟動了B2C藥房業務。9月,天貓醫藥館并入阿里健康,阿里健康獨家為天貓醫藥相關類目提供招商、技術支持等外包以及增值服務,天貓主體則向阿里健康支付服務費用,金額為商戶向天貓主體支付費用的21.5%。阿里健康稱,這一服務協議將成為集團一項快速增長的收入來源。
阿里健康大藥房線上自營店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開業,至報告期止9月30日,B2C藥房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38萬元,其中線上自營店收入為78.9萬元。
業內人士稱,阿里健康大藥房獲益于阿里的品牌效應和用戶量,獲客成本較低,半年報顯示的為剛開業的數據,雙十一期間其營收應該有較大增長,未來可期。阿里健康在公告中也表示B2C業務將快速成為阿里健康下一階段最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
天貓醫藥館內藥品多為提交需求、貨到付款的形式售賣,在藥品銷售受管控的當下,提升器械銷量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阿里健康平臺事業部總經理蔣琤曾介紹,天貓醫藥館的器械銷售占總銷量的25%。10月,在阿里健康的智能關愛計劃中,阿里健康宣布聯合阿里智能以及三諾、魚躍、羅氏、拜安進、歐姆龍等知名智能健康設備和服務廠商,為消費者帶來智能血糖儀、智能血壓計、智能體溫監測計、智能體脂秤等健康設備。智能硬件聯合阿里健康的線上問診功能,或進一步促進醫療器械售賣。
不僅B2C,O2O也成為阿里健康下一步的重點布局。雙十一當天,阿里健康O2O訂單破萬。上半年,阿里發力醫藥O2O。阿里健康聯合65家連鎖藥店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天貓醫藥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康凱康凱曾稱,“我們意識到,醫藥O2O的‘未來已來’”,聯盟一方面努力承接醫院的外流處方,另一方面進一步豐富藥店的服務場景,引入網絡醫院的遠程診療、配備血壓、血糖、心電等智能檢測硬件,變身社區居民的健康中心。通過線上醫藥電商和線下藥店的結合,阿里想要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醫藥行業的O2O之路。”
報告期內,阿里健康的毛利從50.4%上升到86.4%, 營收也增長了220%,但行政開支和產品開發等成本上升,總歸屬于母公司擁有人虧損約1.02億元,基本與去年虧損持平。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證券新聞 頻道推薦
-
三大股指開盤漲跌不一 滬指小幅低開0.01%2016-1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