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貴金屬、原油、郵幣卡、微盤、地方各類交易場所違法違規手法花樣百出,問題和風險隱患頻頻顯現,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再次出手,防范金融風險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解讀:地方交易所清理整頓風暴來襲。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應該有怎樣具體的定位?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應該服務現貨,服務實體經濟。
胡俞越: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和現貨市場就是“樓上樓下”的關系,所以它要真正為現貨市場服務。這兩年我們提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實大宗商品幾乎都處在供給側。這兩年我們經濟的主要任務就是“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其實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發展正好符合“三去一降一補”。我認為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當務之急是幫現貨企業把東西賣出去,切切實實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同時,網上交易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成本、補短板,這跟經濟任務的重心完全相吻合。
但是多數交易場所的金融創新已經誤入歧途。除了之前分析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中國人習慣了經濟的高增長,同時也習慣了夢想掙大錢、掙快錢。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掙大錢、掙快錢”的時代結束了,不能再去夢想掙大錢、掙快錢。
批發市場交一部分訂金也是一個遠期交易,也是現貨市場的一種形式。現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里還有應收帳款,應收帳款為什么收不回來,就是因為只交了一部分訂金,東西賣出去了但錢還沒收回來。所以這種形式不是現在才有,古代就有賒銷、分期付款。在市場上,杠桿不是問題,但是杠桿越大,風險當然就會越大。所以不能認為現貨市場就是百分之百的交易,實打實的交易,不一定。所以杠桿不是問題的關鍵,而且期貨交易的特點,比如保證金制度、雙向交易機制,T+0的交易模式、撮合交易的交易形式等,但有一些不能成為期貨專利。比如標準化,交易標的是標準化,工業品也是標準化,大宗商品本身就具有標準化的特征。總之,杠桿不是期貨所特有的,現貨市場也有杠桿。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創業板回暖半日漲0.15% 次新股重新活躍2017-01-19
- 調查: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是2017美經濟最大風險2017-01-19
- 給錢就能辦證 催乳師市場亂象亟待監管2017-01-19
- 恒指反彈逾7% 滬港深基金業績“一枝獨秀”2017-01-19
- 午市盤點:A股成交清淡難改 節前行情走勢提前曝光2017-01-19
- 中小創磨底等待新故事:清倉式減持涌現 解禁壓力山大2017-01-19
- 基金:藍籌成長都有機會 倉位中性偏高結構偏藍籌2017-01-19
- 三大比特幣平臺違規融資融幣 幣價跌破6000元大關2017-01-19
- 基礎市場動蕩資金面緊張 新基金發行遭遇寒流2017-01-19
- 福建:預計2017年GDP增速為8.5%2017-01-18
- 最新證券新聞 頻道推薦
-
快訊:資金突襲中小盤股 創業板翻紅漲0.36%2017-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