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源縣霍口畬族鄉香菇種植戶黃忠華順利申請到一筆貸款——“畬情貸”45萬元。這是疫情期間霍口鄉與羅源縣農信社聯合推出的貸款新產品,專門用于支持畬鄉產業發展。
近年來,在羅源,這種為鄉村產業量身定制的貸款產品不斷涌現,如菌菇貸、鮑魚貸、花卉貸……如今,羅源縣每一個特色產業都有自己專屬的貸款產品。此外,為破解農戶貸款擔保難等問題,羅源縣去年開始聯合福建農業融資擔保公司探索實行“政銀擔”三方合作模式,讓農戶貸款更方便,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給鄉村振興增添產業動力。
特色產業有了專屬貸款
“現在反季節香菇種植項目市場前景好,我們今年打算擴大生產,但一直為資金缺口發愁。沒想到農信聯社伸出援手,解了我們燃眉之急。”日前,位于霍口畬族鄉的春夏秋冬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忠華感慨地說。
讓黃忠華受益的,是“畬情貸”專屬產品。“疫情期間,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我們結合畬鄉產業發展情況,推出了這款產品。”羅源縣農信社主任劉曉宏介紹。
根據不同產業量身定制貸款產品,是羅源縣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的創新做法。 近年來,羅源縣根據地域資源稟賦,重點扶持食用菌、茶葉、花卉苗木、果蔬、水產養殖等8大農業產業,形成了“一菇獨秀、八產并進”的農業發展格局。為支持產業發展,羅源縣金融機構根據各農業產業的融資周期、融資金額、抗風險能力等不同情況,分別推出了“鮑魚貸”“花卉貸”等多款特色融資產品。
以起步鎮為例,菌菇種植是其特色產業。為推動產業升級,今年年初,羅源縣農信社與起步鎮開展整鎮授信,推出“菌菇貸”專項貸款,精準服務菌菇種植戶。
“在政府主導下,我們實行金融服務因地制宜,特色信貸融資產品遍地開花,已經形成了每一個特色產業都有一款特色信貸產品可以對接、每一個鄉鎮都有一款專屬的信貸產品、每一位農戶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信貸產品的信貸產品體系,打通了鄉村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劉曉宏說。
政府擔保,農戶貸款更便捷
農戶貸款時,往往面臨擔保難問題。如何破解?羅源縣探索實行“政銀擔”模式。
據介紹,該模式是羅源縣政府、羅源縣農信社與福建農業融資擔保公司三方合作創新開展的服務——由羅源縣政府與省農擔公司按照1∶2的比例,出資6000萬元設立風險基金,為農民、農業企業提供貸款提供擔保,向縣域內符合條件的農戶、涉農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提供信貸金融服務。
對農戶而言,不用提供抵押物或擔保人就能申請貸款,而且政府補貼3%的貸款利息,農信社也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有效緩解貸款難問題。同時,羅源縣農信社通過對風險基金放大5倍授信,單筆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充分滿足企業和農戶信貸需求。
最近,羅源縣起步鎮誠華秀珍菇種植場負責人黃春華剛剛從“政銀擔”模式中受益。黃春華說,做農業風險高,貸款一直不太容易,之前經常通過民間借貸來周轉,所以不敢輕易擴大生產。“這次通過‘政銀擔’,獲得了100萬元‘菌菇貸’,我們就能大干一場了!”黃春華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生產銷售菌菇包,去年全年生產500多萬包,今年打算擴大生產,生產1000萬包。
劉曉宏介紹,按照“政銀擔”模式,擔保基金承擔70%風險責任、銀行承擔30%風險責任。此外,鄉鎮與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共同發揮指導作用,收集建立農業企業白名單,提供給銀行作為授信參考,有效降低銀行信貸投放風險。
激活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專屬貸款產品+政府提供擔保,讓羅源縣農戶申請貸款、擴大生產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據統計,截至6月末,羅源縣涉農貸款共支持菌菇類貸款2.65億元,支持海產養殖類貸款7.35億元。
夏日炎炎,羅源金豐果園專業合作社的砂糖橘林里,工人正忙著施肥、灑農藥。“今年我們貸了50萬元,比往年多貸了10多萬元,手續也比過去更便捷。”合作社負責人董建汀說,貸款解決了后顧之憂,也讓大家更有信心做好生產,“等到明年初,1100畝砂糖橘林,都能掛滿黃澄澄的小果”。
自“政銀擔”模式開展以來,羅源縣農信社共為企業、農戶提供近1億元擔保資金支持且保持零風險。其中,支持鮑魚養殖388戶,放貸金額5931萬元;支持白對蝦養殖142戶,放貸金額1984萬元;支持果蔬、苗木、花卉、食用菌種植51戶,放貸金額914萬元。
如今,多樣化、定制化、便捷化的貸款產品,正在推動羅源縣八大農業產業“八仙過海”,為促進農戶增收“各顯神通”。“通過推出特色融資產品、化解貸款難題,我們引導金融資本流向鄉村產業,加快培育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打造新引擎、激發新動能。”羅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林輝說。
- 福建省體育運動品牌發布第二季度財報 數字化變革推動業績回暖2020-08-17
- 商務部:研究出臺更多 穩外貿穩外資政策2020-08-14
- 稅收法定再提速 契稅法和城建稅法表決通過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