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2016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駛入快車道的同時,一些新問題開始顯現,比如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一致性方面確實存在一些隱患,企業對補貼政策的依賴、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尚未突破,充電設施建設存在瓶頸......
以下為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的發言實錄: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 宋秋玲
尊敬的清泰理事長、陰部長、張省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本屆的“2016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
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綠色、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各方不斷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產銷量從2009年以前的不足500輛到2015年達到了35萬輛。2016年以來,繼續保持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剛才李東司長已經把這個數據報了,確實非常喜人。行業協會和機構預測,今年全年的銷量可達到50萬—70萬輛。這些成績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科學決策下取得的,是馬凱副總理、萬鋼副主席等領導親自關心推動的結果,也凝聚了清泰理事長和電動汽車百人會各位專家、企業家的智慧和心血。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又處在一個重要的關鍵時期,電動汽車百人會組織這樣一次論壇不僅必要,而且專題針對性強,對促進新能源汽車安全發展、理清產業發展的方向一定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借此機會就新能源汽車財政政策談幾點看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1
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仍需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作用。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新一輪競爭的焦點。
從國際看,主要發達國家都已經將新能源汽車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從技術研發、產品銷售等方面制定了很多強力措施,尤其是2016年以來,主要汽車強國紛紛加大支持力度,美國的奧巴馬政府提高4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大力推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和普及,并投資開發車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日本政府進一步明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00萬輛的發展目標,德國政府和工業界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總計12億歐元的補貼資金,他們也學中國政府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國際主要的汽車企業持續發力,先后發布在華發展戰略,意欲將中國發展為其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市場。
從國內看,我國是最早啟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和財政補貼,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之一。從2009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以來,中央財政會同有關部門,特別是工信部、科技部,不斷創新思路、完善政策,出臺了財政補貼、稅收、基礎設施獎勵、政府采購等多項支持政策,涵蓋了研發、生產、消費、運行等各個環節,形成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在近幾年的政策推動引導下,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產業發展也邁向從培育到成長的重要關口和新的發展階段。
但也要看到,我國在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方面還相對比較落后,產業缺乏優勢競爭力,消費環境還不是太完善等制約因素還沒有完全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仍難以完全依靠市場來發展壯大,相當一部分還要依靠財政補貼來維持。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加劇,技術進步日新月異,要繼續保持優勢,目前來看,仍需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作用。
2
發展階段,新階段遇到新問題,財政政策需調整、跟進。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駛入快車道的同時,一些新問題開始顯現,比如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一致性方面確實存在一些隱患,企業對補貼政策的依賴、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尚未突破,充電設施建設存在瓶頸,產業大而不強,重復建設等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今年年初,媒體報道各別企業試圖通過發布虛假推廣數量信息等手段騙取財政補貼,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迅速展開了專項督查、核查等一系列行動,目前督查和核查結果已經上報給國務院。行業發展需要良好的發展環境,針對這種騙補行為,相應企業必將受到應有的處罰。實踐證明,財政的普惠政策對培育新能源汽車初級市場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國際通行做法,但長期執行該政策企業容易患上政策依賴癥、軟骨病,缺乏技術開發和產品升級的動力和壓力,行業容易出現低水平的盲目擴張。適應產業發展新問題,針對新形勢、新問題,滿足產業發展壯大的需要,也急需財政政策進行調整。
3
進一步完善財政政策,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補貼政策對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2016—2020年“十三五”的補貼政策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總體上,政策體系基本適應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應保持相對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同時,要加強產業監督管理,去除害群之馬,凈化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所以,對未來的財政補貼政策近期將有所調整。
1、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術門檻的基礎上提高財政補貼政策
正如前面所說,普惠財政補貼容易使企業患上依賴癥,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由大變強的需要。強化補貼政策,對促進技術進步、支持規范守信的企業會起到正像激勵作用,在保持2016—2020補貼方案總體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企業和產品的門檻,使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產品能夠獲得財政補貼,相反的就得不到補貼,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促進優勢企業做優做強。
2、完善補貼標準
補貼標準應在彌補成本差價和促進技術創新上實現基本平衡。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隨著規模效應已逐漸下降,部分車型的成本下降較快,有必要根據產業發展、推廣規模、成本變化等因素進一步完善補貼的標準。
3、健全監管體系
目前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監管,應該說還是比較薄弱的,前段時間督查也發現了,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相關部門,在日常監管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差距,還有很多的漏洞,監管手段還相對落后,還停留在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場檢查階段,與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信息化、網聯化的特點形成鮮明的反差。有必要加快建立基于互聯網的信息監管平臺,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動態掌握車輛的生產、銷售、安全運行、充電設施的運營情況,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這些方面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地方要發揮監管的主體責任,對車輛上牌、車輛運行、補貼申報的環節要嚴格把關。在這個方面,我們的補貼政策也會相配套,以后再作假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了。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行業管理,嚴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準入,加大產品一致性的抽查和處罰力度。
4、建立市場化的發展機制
建立市場化的扶持機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也是中長期的政策調整方向。相比直接的財政補貼,借助市場力量激勵和倒逼企業把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上,可以避免部分企業對政策的過度依賴和騙補的行為。下一步,將積極配合工信等部門加快建立相關制度,確保財政補貼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車扶持的力度不斷檔。
女士們,先生們,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當前我國推動供給側改革,提升產品安全產業質量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來持續的政策支持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喜人,但成績來之不易,形勢依然嚴峻,問題還有不少,必須進一步增強危機感、責任感、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扎實工作,爭取早日實現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目標。
最后,預祝電動汽車百人會夏季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