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市科委聯合舉行發布會,就“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進行發布和解讀。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2020年本市將建成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應用中心,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具備堅實基礎。市科委主任閆傲霜介紹,2015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占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95%,位居全球領先水平。
據介紹,由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于9月11日由國務院正式印發。
《總體方案》提出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到2017年,科技創新動力、活力明顯增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初具規模;到 2020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全國;到2030年,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優化,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 列提供有力支撐。
按照《總體方案》,市科委牽頭市發改委、市經信委、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編制《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 中心建設規劃》,并于9月22日以市政府名義發布。《規劃》提出,到2020年,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強化,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 新中心。
為此,本市將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在北京建設,在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領域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建成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形成 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大科學中心。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帶動性的關鍵、核心和產業共性技術,率先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產業體系。
屆時,北京市將初步建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更加優化。全面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 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輸出到京外的技術合同成交額占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圍繞產業鏈布局一批具有產學研協同特征的科技企 業集團,推進其在京津冀地區聯動發展。
惠民看點:破解大氣治理難題 建最大新能源汽車研發應用中心
本市將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營造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生態環境,打造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典范城市。
在新能源汽車創新布局上,到2020年,北京將建成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應用中心,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積極部署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汽車開發及示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汽車創新中心。
同時,全面建成大興、昌平、房山區三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重點支持北汽集團、長安汽車等整車企業,全市純電動汽車產能達到50萬輛。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將完成燃料電池轎車工程化開發,車輛續駛里程達到500公里;實現燃料電池商用車批量生產。
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重點產業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構建京津冀食品安全協同防控科技服務體系,形成對食品安全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科學、高效監督管理,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在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安全保障、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保障、食品物流質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監控等領域,重點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研發與應用,研發高通量、高精準、非定向檢測技術,開發智能化、數字化新型快速檢測試劑和設備等。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搭建多品種、全方位、高效率的食品安全檢測服務平臺、物流全程追溯信息服務平臺等,進一步提升食品生產加工及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監控水平,實現肉蛋奶、米面油等重點產業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北京科技創新相關數據
在京兩院院士766人,占全國的1/2
各類科研院所412家,位居全國首位
國家重點實驗室120余家,占全國的1/3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70家,占全國的1/5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2萬家,占全國的1/6
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管理機構3800家,管理資金總量約1.6萬億元
注:數據截至2015年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