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行事果斷的“董小姐”似乎是鐵了心要造車。她甚至在最近的股東大會上回應股東稱“明年就能坐上格力汽車”。
不過,因中小投資者否決多達15項議案,格力電器似耗資130億元并募集97億元配套資金的重組一事的不確性在增加。
此后,格力電器收到深交所發來的有關重組事項的問詢函。而對于格力電器重組變數及影響問題,長江證券研究員徐春認為,從結果判斷應該是“資產收購及配套融資方案均被否決”。
其“造車”計劃雖然遇阻,格力電器向新能源產業開進的速度并未因此緊急剎車。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重組方案仍在研究之中。”
記者得到的獨家信息顯示,以新能源客車為主打產品的珠海銀隆已陸續生產出了包括皮卡、SUV、MPV、小轎車等多達7款新能源車型的試制樣車,且在申報車型目錄。此外,已在珠海銀隆產品目錄中的部分車型,未來或在其河北邯鄲工廠量產。
事實上,格力電器看中的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珠海銀隆還擁有從動力電池到整車、儲能設備、充電站等新能源產業鏈閉環的產業整合能力。銀隆需要巨量資金,格力需要“下一個千億產業”,雙方一拍即合。
新“千億”計劃暗指格力轉身
眾多投資者否決議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持股比例定增將被總體攤薄20%左右,相關收益隨之攤薄。
格力電器在10月28日召開了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全權辦理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相關事宜的議案》(議案19)等25項議案。
10月30日的公告表明,包括上述關鍵議案在內,共有15項涉及募集配套資金及整體性議案被否決。法律界人士認為,從最終的審議結果看,格力電器董事會沒有取得股東大會的有關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等事項的授權,收購珠海銀隆一事被中小投資者阻撓,恐難成行。
不過,格力電器在回復記者時認為,其購買資產的相關議案已通過,只是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議案未獲通過,需要調整有關議案再行審議。這也意味著,格力電器或需要掏出130億元及更多現金用于收購珠海銀隆并投資其相關項目。
據了解,格力電器在8月17日決定發行股份購買珠海銀隆。經資產評估,珠海銀隆總資產為52.11億元,賬面資產為38.78億元,收益法的評估值為129.66億元。經協商,格力電器確定的交易對價為130億元,同時向格力集團、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等定增募集100億元(后調減為97億元)配套資金。
記者經多方采訪后得知,包括第三大股東在內的眾多投資者否決前述有關議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持股比例定增將被總體攤薄20%左右,相關收益隨之攤薄。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為什么要高溢價(溢價率234.37%)收購珠海銀隆?格力電器做手機未見成效,這次又要造車,萬一失敗了怎么辦?
對于巨資收購珠海銀隆的目的,格力電器解釋稱,格力在家電領域已觸及“天花板”。相反,新能源領域“天開地闊”,而珠海銀隆又“掌握核心技術”,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等可以成為格力的“下一個千億”產業。
董明珠稱,格力電器近兩年在國內銷量占比已超過43%,年營收達到千億規模,營收和凈利率已經倍增,“神仙也沒有辦法”獲得更多更快速的增長。而收購珠海銀隆的目的是要“再造一個格力”,并購后“有助于公司在資本運營上實行進一步的產業延伸和擴張”。
董小姐完解銀隆資金之虞
如果沒有持續的巨資投入,珠海銀隆的建設項目將難以完成,董小姐“再造一個格力”的愿景也或將落空。
資料顯示,珠海銀隆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鈦酸鋰材料、鈦酸鋰動力電池、電動汽車核心部件及整車、充電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目前在廣東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莊建成三大生產基地。
北京中同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報告顯示,珠海銀隆近兩年(2014、2015年)資產總值為45.15億元、98.74億元;所有者權益為-1.67億元、37.36億元;營業總收入為3.48億元、 38.62億元;凈利潤為-2.66億元、4.16億元。
據介紹,珠海銀隆的純電動客車產品已在北京、包頭、鞍山、齊齊哈爾、石家莊、等多個城市成功運營。截至2015年底,已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訂單7000輛,其中完成生產純電動客車3189輛,其純電動客車年銷量全國排行第七。
而按照規劃,珠海銀隆未來5年將投350億元用于完成各類新能源汽車約65萬輛、實現儲能超過1500MWH(兆瓦時)、動力電池總產量超過40億安時、鈦酸鋰材料總產量達4.23萬噸、充電站產量近1.5萬臺。
此外,珠海銀隆還將投入一筆資金用于拓展海外市場。雖然經過前期兩輪融資獲得中信證券、東方資產、華融資產、陽光人壽、遠洋地產和北巴傳媒、三峽資本等多方機構的數十億元注資,但這次些資金遠不能滿足珠海銀隆的發展需求,因此,擁有千億資金和強大技術研發實力、同在珠海的格力電器成為珠海銀隆最可靠的合作者。
記者獲知,珠海銀隆急需投入資金建設的項目包括河北銀隆年產14.62 億安時鋰電池生產線項目、石家莊中博搬遷改造擴能項目(二期)、河北銀隆年產200MWh儲能模組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及河北廣通年產32000輛純電動專用車改裝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這些項目前期需求資金超數十億元,后期需要更多投入。
上述項目是格力電器募集97億元配套資金需要投入的部分項目。其中,僅上述年產3.2萬輛純電動專用車項目的投入資金就達到18.34億元(后調減為15.34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持續的巨量資金的投入,珠海銀隆的建設項目將難以完成,董小姐“再造一個格力”的愿景或也將落空。
不過,從股東大會透露出的信息來看,董小姐是鐵了心要造車。即便中小投資者否決了配套融資方案,格力電器也有可能拿出現金進行收購和投資上述項目。是以,股東們才在大會上聽到董明珠的“明年就能坐上格力汽車”的“霸氣”回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