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承辦,搜狐汽車作為協辦單位的“第十三屆中國進口汽車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上,來自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認監委等代表也對各自所涉領域的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致辭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在致辭中表示,相對來說汽車產業仍然是為數不多的有亮點、有空間、有未來的產業,是有大消費、大機會的產業。進口車市場經歷了一輪新的調整。具有兩個特點,一是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以及相關的政策影響,消費者傾向發生變化,對于豪華車的需求回歸理性。二是2004年以來持續推進的進口車國產化,導致供大于求、以價換量、經銷商競爭不良局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發表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根據對近期經濟形勢與政策重點的分析,可以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已初步由回落轉為平穩,2017年經濟增長態勢總體平穩。去產能、去杠桿等結構性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活動將加快推進。"十三五"的經濟發展即將取得良好開局,中國經濟正在加快從"有沒有"的時代跨入"好不好"的時代。企業發展總體面對較為平穩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考驗。必須認清大局、堅定信心,實現更高水平的新發展。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發表演講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表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且與消費者利益密切相關,但其競爭不盡如人意,汽車銷售中限制的問題非常嚴重。下一步,反壟斷局將加強反壟斷執法常態化,更關注縱向壟斷與濫用經營者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今年年底前,反壟斷局還將對一家汽車企業做出處罰。
會上,國機汽車發布《中國進口汽車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報告指出,經過這一輪的調整以后,進口汽車市場前景總體會趨向于平穩。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超預期高速增長,預計全年市場規模超過26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將超過14%。進口車市場主要受去庫存和國產化的影響,呈現供需雙降局面,預計全年市場規模110萬輛,同比下滑3%。同時,進口新能源汽車、平行進口成為新亮點。
預測2017年,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預計全年銷售109萬輛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滑。展望“十三五”期間,產品供給仍將成為主要決定因素。隨著量銷低級別車型、更多品牌的國產化進程的持續推進,進口車供給大幅減少,市場規模逐步下降,預計2020年進口車市場規模在90萬輛左右。未來,滿足車型消費升級、個性化需求和培育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成為進口汽車市場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發力點。
2016年進口車供需雙降
2016年,國產汽車市場超預期高速增長,預計全年市場規模超過26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8%,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將超過14%。進口車市場在去庫存和國產化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主要呈現供需雙降、厙存壓力猶存、價格優惠幅度大等特征。
據國機汽車中國進口汽車數據庫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汽車進口83萬輛,同比下滑6.5%。經銷商交付客戶進口車(AAK) 銷量為72.7萬輛,同比下滑3.9%。較2015年全年分別下滑24.2%和20.6%,降幅減小17.7個百分點和16.7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市場銷售110萬輛,同比下滑3%。
2009年-2016年10月海關進口量(單位:輛)
2016年10月行業庫存3.61個月,回歸到2012-2013年水平,經銷商庫存相對減小,但行業庫存壓力猶存。成交價格優惠幅度加大,行業平均87折銷售,新產品溢價情況鮮有。
2013年-2016年10月進口車市場終端優惠幅度
車型結構方面,2016年1-10月轎車實現增長,SUV下滑13.1%,份額首次回落至60%以下。排量結構方面,3.0L以下排量占比略有下降,1.5-2.0L份額繼續提升,連續四年為最大區間。
新能源汽車與平行進口成為新亮點
相較整體市場的黯淡,進口新能源汽車、平行進口成為了行業新亮點。在進口新能源汽車方面,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進口1.0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倍。預計2016年全年進口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將在1.4萬輛左右,占進口汽車總量的1.3%。雖受進口新能源汽車政策受惠有限、產品品種少等因素影響,但引入積極,相較補貼政策利好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1.9%的數字,應該說表現不俗。其中,PHEV汽車進口力度大幅增加,占進口新能源汽車總量的40%。
2016年1-10月進口新能源汽車進口量情況(單位:輛)
平行進口汽車方面,在“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模式,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省市范圍”等一系列鼓勵政策推動下,平行進口持續增長,占進口市場份額超過一成。2016年1-10月,平行進口汽車9.54萬輛,同比增長4.8%,占比11.5%,好于進口車市場整體情況。截至2016年10月,平行進口車型達到135個,其中,2016年新增車型18個,新車型的進口速度和頻率均快于往年。隨著平行進口車型的多樣化,1-10月,SUV占比相較2015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7月和9月占比低于80%。 預計2016年全年平行進口規模將在12萬輛左右。
2013年-2016年10月中國平行進口*份額(單位:千輛)
2017年或持平,未來市場規模將逐步下降,創造新供給成行業發力點
2017年,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增長態勢主要取決于宏觀政策走向,預計GDP增長6.6%左右;行業政策“汽車銷售管理辦法”、“關于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等政策將對汽車市場現有格局產生影響;汽車稅收政策或將調整;第四階段燃料消耗量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油耗達標壓力;國產汽車市場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狹義乘用車市場增速將大幅放緩,預計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仍將恢復到個位數增長;新產品供給2017年全年將有超過40款進口新車投放中國市場,其中“量銷”新車型有限,新產品主要以市場補充為主;平行進口汽車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占比將繼續提升,控制試點企業數量,提高試點企業經營水平,建立及完善試點企業的退出機制將成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基于以上因素分析認為, 2017年,面對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否延續的不確定性,預計全年銷售109萬輛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下滑。
創造新供給將成發展方向
展望“十三五”期間的進口汽車市場發展,市場供給仍將是決定因素。隨著絕大部分A、B和C級車型的國產,A級以下,C級SUV和D、E級轎車將成為主要進口產品,在國家產業導向和政策激勵下,跨國汽車廠商將加大產品結構的調整,創造新供給將成為未來發展主要方向。短期主要以加快小排量、PHEV和柴油版車型的導入,中長期主要引入純電動產品。由此判斷,因受進口車國產化與量銷新品有限兩大主要因素的影響,進口汽車供給量將大幅減少,市場規模將逐步下降并趨于穩定。預計2020年,進口車市場規模保持在90萬輛左右,占比降至3%左右。
于此同時,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高端化產品需求不斷增長,消費者消費理念日趨成熟,未來進口汽車市場的發力點主要在車型消費升級、個性化需求、新能源汽車等方面,消費結構的升級必將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未來市場新供給的催化劑,促進市場動能轉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