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前景不被看好,到年產銷量雙雙突破2000萬,我國乘用車市場僅用二十幾年的時間便取得了令全世界嘩然的成績。如今,我國乘用車保有量已經超越美國,高居世界第一!
前進的路上我們依然沒有停歇,雖然我國乘用車市場年銷量規模已經居于高位,但近年來仍然持續保持正向增長,只是增長率起伏較大。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步入低谷之后,2013年我國乘用車市場出現17%的同比增長,而2014和2015年增長速度再次走低,也就出現了國內乘用車市場步入“新常態”這一說法。
得益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政策的刺激,2016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居高不下,前10月乘用車共銷售1909.58萬輛,同比增長15.40%,步入“新常態”后再次出現高于15%的快速增長實數難得。
如今2016年已經接近尾聲,我們不禁對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走勢浮想聯翩,基于2016年的良好銷售形勢,明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哪些因素會左右乘用車市場發展走勢?
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被看衰
在今年11月中旬舉辦的廣州車展中,搜狐汽車對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增長速度進行調查,調查對象為各車企高層領導,調查人數達34人,從調查結果來看,所有車企領導均認為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低于15%,其中近半數認為銷量增速將低于10%。
調查過程中,有車企領導指出“銷量增速10%以下”作為一個選項范圍太寬,應該進一步分割成5%以下,更有人認為分割成3%以下都不為過。由此來看,從車企角度而言,2017年國內車市并不會順風順水,雖然2016年國內車市“銷量增速爆表”,但這有可能只是短時效應,“新常態”并未離我們而去。
對于本次調查,搜狐汽車隨機采訪了幾位車企領導,廣汽本田副總經理袁小華表示“受制于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明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實在很難預測,從目前情況來看,我認為增速水平應該在10%以下。”
此外還有車企領導表示,得益于相關政策的刺激,今年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持續走高,但政策的持續性尚不可知,并且今年乘用車市場已經在透支明年的銷量,因此明年國內車市整體狀況不容樂觀。
產業政策左右2017年乘用車市場走勢
對于2016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快速增長,業內普遍認為是產業政策起到刺激作用,尤其是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影響。
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為促進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自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這一政策既能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同時也將對節能減排有所幫助。
該項政策一經推出,便對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長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以購買一臺10萬元的家用轎車為例,若沒有購置稅減半政策,消費者需要交納1萬元左右的購置稅,但購置稅減半政策推出后,消費者可以節約5千元,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消費者的購車欲望大幅提升。
然而購置稅減半政策也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大家認為該政策就是在消耗下一年度的需求,從數據上來看,這一說法是成立的。
我國曾于2010年實施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當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為1375.78萬輛,同比增長33.17%。2010年底該政策取消,直接導致2011年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走低,2011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為1447.24萬輛,同比僅增長5.19%。
因此如果購置稅減半政策于今年年底取消,那么從歷史數據來看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速極有可能再次陷入低谷。
相關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在11月1日召開部門會議,研究此購置稅減半政策能否延續,據與會消息人士表示,“有些部委傾向于延續一年,另一些部委則沒有確切表態。”
除購置稅減半政策外,新能源補貼政策也對乘用車市場快速增長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尤其是2015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高額補貼刺激下,加之2014年銷量基數較小的原因,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
2015年12月31日,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降溫的轉折點。根據《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新一輪推廣中,28座試點城市承擔新能源汽車推廣任務截止時間為2015年12月31日。地方補貼政策到期后,由于新一輪補貼政策遲遲未出臺,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走低。
目前各大車企均持觀望態度,等待新的補貼政策推出。據了解,新的補貼政策將于年內發布,屆時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綜上所述,購置稅減半、新能源補貼等政策將對2017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對消費者而言直接體現在購車價格上,對車企而言會影響車型布局以及排產計劃,對于相關政策的推進與落實情況,搜狐汽車將持續關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